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文/残血狂魔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克制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重点追忆,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看花这件事,倾诉他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想念。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原文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说明: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解题: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二、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

  2、听完朗读,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

  ——(第一段)

  师: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为什么,他的脾气会这么暴躁?

  ——双腿瘫痪。是啊,原来生龙活虎,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自然会脾气暴躁。

  三、深入分析

  1、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

  “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抓住我的手”——执着

  2、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拓展阅读】:“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可事实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4、“深受苦楚”的母亲: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5、“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朗读描写菊花的句子,找出形容菊花的品质的词语: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淡雅高洁——母亲的写照

  热烈而深沉——母爱的写照

  6、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归纳总结】: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拓展阅读一】:“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拓展阅读二】:“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得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拓展阅读三】:“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课文题目的内涵:

  ——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

  ——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四、课后练习

  1、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

  2、写一段给母亲的话,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这都需要教师从不同层面给予合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母亲的“好好儿活”,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的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品味,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难点:

  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运用: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阅读感知法:遵循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问题引导法: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启发式教学:以启发、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

  (二)学法的渗透: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学法。

  1、品评赏析法:学习过程中,对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进行品评、赏析、积累。

  2、讨论交流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小组合作法: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

  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配乐朗诵《我与地坛》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爱,进入主题,这篇书写着母亲对儿子爱的《秋天的怀念》。呈现片段: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阅读文章,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段,了解文章的情节。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分析形象

  通过熟读、品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人物。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分析母亲的形象。

  2、母亲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理解母爱的内涵。

  要求: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读、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补充背景,增进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进而讨论交流、分析鉴赏文中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内涵,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分析方法,感悟博大深沉的母爱,突出教学的重点问题。

  (四)再读课文,引发思考

  在分析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让学生再读文章,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思考。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

  2、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带着感情诵读,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把握文中“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思考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好好儿活”,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重读课文,知识拓展

  通过学生再读文章,了解文章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从而拓展知识。

  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1、了解叙述方法——“插叙”

  2、文中插叙的内容和作用

  要求: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插叙的内容,思考其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常用的叙述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日常写作中掌握插叙这种方法技巧。

  (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阅读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

  2、学了这篇文章,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为了达到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直观化,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小编推荐

1.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他_了作文500字【精选4篇】

2.感恩老师高二作文七篇

3.观察日记四年级作文300字(10篇)

4.游记四年级作文开头与结尾10篇

5.游记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500字10篇

6.秋游四年级上册游记作文10篇

7.童年趣事作文350字13篇

8.春游为主题的游记四年级作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