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该书敏锐地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并以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梦”传奇之下的嘲讽及悲怅。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
大学时候看过的旧书重新读。这一次注意到的是精彩的譬喻(听说人老了注意的东西会琐碎)。 现在大概地球人都知道村上春树,也知道村上最喜欢的作家正是这位菲茨杰拉德。读了这本就知道,菲很多语言比村上更直接老辣,不见斧凿,却极有功力。如: “我马上注意到客人中夹着不少年轻的英国人:个个衣着整齐,个个面有饥色,个个都在低声下气地跟殷实的美国人谈话。我敢说他们都在推销什么——或是债券。或是保险,或是汽车。他们最起码都揪心地意识到,近在眼前就有唾手可得的钱,并且相信,只要几句话说得投机,钱就到手了。” “月亮和晚餐的酒菜一样,无疑也是从包办酒席的人的篮子里拿出来的。”云云。 至如 “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恰好在这一刻他的笑容消失了——于是我看着的不过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汉子,三十一二岁年纪,说起话来文质彬彬,几乎有点可笑。在他作自我介绍之前不久,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觉得他说话字斟句酌。” 这种笔法无疑被村上辈借鉴了无数次了(不含贬义)。 而本书的最后句,也是刻在菲墓碑上的句子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大概是2004年以来我看到的最伤感的笑话。
突然觉得故事有点像《飘》。美国。虚荣骄傲的女人和不懈追求的男人在不同时代轮转的背景下演出的惊心动魄的活剧。当然郝斯嘉远较戴西可爱,故事和人物性格不尽相同。但是男作家和女作家处理起相类似的母题和题材——金钱,生活方式,理想,爱情,梦的幻灭,以及这一切与时代变化的关系——眼中所见和处理的方式差别就有这么大。 这样一想就很好玩。 另外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全书中菲茨杰拉德都没有提到任何如雷贯耳的音乐家名字,但读过全书,却会隐隐感觉激情,喧嚣,浮华,摇摆但隐隐忧伤的Ragtime音乐在耳边犹自萦绕。反观村上春树的小说,虽然不厌其烦地无数次援引长串爵士,民谣,摇滚乃至古典史上的杰作,甚至连年份和版本号都一一列出,但一切只是作者个人品位的某种符号,于外界,社会乃至音乐本身几乎无关。 倒不是说村上写的不好,而是试图说,捕捉时代的音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
一直听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了不起的巨作,如今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有些许感受和想法,现在我把它记录下来。
这部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卡拉韦的叙述展开。卡拉韦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后来到美国纽约学习经营股票生意,并想以此发财。他住在长岛,与故事的主人公盖茨比为邻,并与之交上了朋友。盖茨比原名盖茨,和卡拉韦一样也来自中西部,他出身贫苦,但雄心勃勃,后因贩卖私酒而暴富。他经常在家举办大型豪华聚会,大宴宾客,以显示其阔绰,目的是为了吸引五年前的恋人黛西并赢回她的芳心。五年前在盖茨比服兵役时黛西曾是他的恋人,在盖茨比去海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利欲熏心嫁给了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南。然而物欲和肉欲的满足并没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与贫乏。在卡拉韦的帮助下,与盖茨比重逢后好像又旧情复燃。但黛西已不是原来的黛西,她不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情女孩,而是一个愚蠢、自私、庸俗、美丽的躯壳。盖茨比的美丽旧梦终于被打碎了,但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仍对黛西抱有一丝幻想,以至遭遇了更加凄惨可悲的结局。后来黛西在一次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时轧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道密谋并残忍地嫁祸于盖茨比,导致死者的丈夫突然闯入盖茨比家中并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然后自杀身亡,使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自私而残忍的黛西的牺牲品。
看完这本书,确实特别吸引人,也很喜欢它。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欢开头那句父亲的忠告:你在评论他人的时候,要记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喜欢看着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的绿灯,喜欢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欢那种惊奇和热切;喜欢盖茨比豪宅上彻夜不明的灯光,和从花园里随风飘至的音乐和笑声,那样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以及盖茨比躲在这一切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被压抑的欲望。喜欢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欢看着那辆来自另一个世界尽头的汽车来到豪宅门口,却没有发现美好的宴会早已散场。也喜欢书中的语言、隐喻、讲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却缜密的结构。有人说,只有在反复阅读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书中的每个人不仅丰满、独立,而且在无形之中又被归拢在情节的网罗里,成为情节的一部分。虽然我现在还没那么深刻的感悟。
当我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有种无奈与惋惜,我为盖茨比的命运而惋惜。在爱情面前,盖茨比永远是在等待,从他发现在码头尽头黛茜的倩影还有她身后的那盏绿色的灯开始,他就陷入了坚毅但痛苦的守望,虽然这种守望在许多时候对于看似很聪明的人来说,简直是愚不可及。当我们面对一个满眼只有金钱但却当着你的面柔情的说爱你的女孩该如何应对呢?更恐怖是,她并没
有逢场作戏,她真诚的眼神让你无法回避你那什么也没有的钱包时候,也许我们抱以回应的只能是尴尬的猜测与沉默了。但盖茨比却坚定的意识到,她是爱他的,只是他没有钱。于是,盖茨比的悲剧也就此开始上演。菲茨杰拉德也伟大的令我们有无数话需要表达却也只好闭紧嘴巴,看着盖茨比无可挽回的渐渐的倒在了后来他自己建造爱情幻想花园的后院中。 准确的说,我们应该讨厌的并不是那个物质主义女孩黛茜,与她对世态的冷漠与玩世不恭一起,她选择了生活的安逸与平淡,尽管她不一定是达到了她选择的初衷。
很多人不理解盖茨比为什么那么执着的等待着,只有盖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也许,应该说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虽然菲茨杰拉德随后也把这种等待抛诸脑后,坠入不可遏制的失败中,他终究没有办法化解掉等待那难言的孤苦与焦虑。但当盖茨比荒.唐的被手枪打死的一刻,他笔下的尼克伤感坐在了盖茨比无数次去过的海滩上缅怀着那个久远的,未知的世界。他理解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茜的码头后那奇妙的惊讶,也明白了盖茨比之后在蓝色草坪上等待黛茜靠岸的所有举动,更重要的是,在他无限的怅惘中,盖茨比的梦也已经飘散,在依稀的人声鼎沸的幻觉中,只有盖茨比消逝于这个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还有他镇定而紧张的等待爱情与梦幻的孩子一样的眼神。
我们都曾坚持过什么,也许已经忘记,也许仍旧铭记却无力实现。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把这本书看了两遍,对于从来不看打着世界名著标签的书的自己,对于已经变得懒惰又恶俗的自己实属不易。 这仅仅是一个梦碎的故事,所有的情节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不过是为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的熄灭铺垫的。 这本书让我感到一种委屈。为我们自己。 大人们称我们是“浮躁的一代”。 美国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是的,他们大人们这么轻责我们。站在他们的高度,站在他们的世界。我们不是不想拥有梦想 我们都曾为心中的一个梦努力过。只是它总是那么容易就被打破。
我们唱“想回到过去”唱“追忆似水年华”,仅仅是在声嘶力竭的坚守曾经的梦想曾经的自己,当发现在乱七八糟的世界这些坚持仅仅的垃圾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遗忘,用更垃圾的方式。没有人看到我们的委屈,大人们只是在指责我们胸无大志不学无术无病呻吟,却不想想我们生来就在这样浮躁的世界。 你们大人是从虽然艰苦却单纯美好的社会长大,你们曾经的梦想仅仅是吃饱饭吃白面过年穿新衣,你们经历过梦想实现时自我肯定的满足,而我们呢?生来就在已经异化了的世界,你们让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从小顺着我们,我们拥有的梦想总是美好却在复杂的世界里被人嘲笑践踏。我们要想不成为废材就要当英雄去改变这个已经被你们损坏的世界,可我们和小时候的你们一样,我们都不是天才,我们仅仅是贫穷的小盖茨比。
我们的梦想被拎出来鞭笞再活活歼灭,我们追求被一次次证明是愚蠢的儿戏,我们的信仰换了又换却仍旧被推翻践踏,我们想单纯的爱上一件东西一个人一个世界,却总被漫天的垃圾漫天的钞票一巴掌扇到心灵深处。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
在还没有腰缠万贯时,他叫盖茨,和众多青年一样,拥有着最简单却也最淳朴的夙愿,也拥有着愿和他同甘共苦的,如雏菊般绽放着青春活力的恋人黛西。那时的他,觉得这便足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迈上了战场,踏上了征途。本以为黛西能无怨无悔执着等待他,却在归来之日发现往昔的恋人由于利欲熏心早就嫁给了成天寻花问柳的富商......
他改变姓名,成了靠贩卖私酒而一夜暴富的商人盖茨比,在海岸边买下了一座豪宅,成了众人羡慕钦佩的焦点。每天在家中大摆筵席,人流络绎不绝,然而他却始终默默站在一旁,很少参与那些热闹中,让人觉得神秘又寂寞。
原来,他买下这座海岸别墅只因海的那边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旧爱的所在,他宴请宾客也只因希冀借此来吸引她的注意。他成功了,黛西的目光又一次驻足在他的身上,俩人旧情复燃,一发不可收拾。可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他发现黛西已被现实打磨塑造成一副愚蠢自私,庸俗拜金的躯壳......
内心不是没有过纠结的,但他仍旧对她怀有一丝虚妄的幻想,幻想她会重新变成纯真的少女黛西。这样的美好终究是被残忍而又决绝地打碎了,黛西在一次酒驾中开车撞死了丈夫的情妇。这还不够,她居然和丈夫一起,将这场事故嫁祸给了盖茨比,导致了最终盖茨比被死者丈夫枪杀的悲惨结局......
魂牵梦萦的爱人黛西,就这样成功地亲手毁掉了盖茨比的一生。
“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这是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封底上的一句话,略显悲伤与消极,但也是对主人公盖茨比一生的真实写照。
文中的穷小子盖茨出身卑微却从小热爱学习,在少年时期便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自己。为了赢回自己的爱人,他变成了富翁盖茨比,成功吸引到了肤浅的她。在我们以为他将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时,现实只是给了狠狠的一巴掌,将他逼向死亡。
盖茨比一直在充满涡流的水中奋力前行着,不停挣扎,试图逆流而上。可即使他在充满涡流的水中奋力挣扎又怎样,即使他已经望见了河的另一边又怎样,他的结局不会被人改写,他最终仍旧是退回了过去,甚至遭遇到更加毁灭性的风暴......
看完这部小说,有人会颓靡,有人会无望。因为在他们眼中,穷小子盖茨就像千千万万的众生一样,没有家底,没有庇护,没有扶持,这些普通民众,不管怎样拼命,怎样努力,结局早就已经注定。就算有天他们经由机遇登上了从未抵达的山峰,就算有天他们认为成功唾手可得,就算有天他们不再担心基本的温饱问题,总有一天,上帝会将这一切都夺走,一点都不留下。
但是我想说的是,盖茨比只是作者为了反映特定时代而特意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罢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如盖茨比所处的那样黑暗混乱,只要勿忘初心,只要时刻提醒自己,只要不断前行,没有家底又怎样,没有荫庇又何妨,只要你做好了准备,就有资本轻易地对机遇说:“喂,我准备好你的从天而降了。”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可以轻易地对着机遇说出这句:“喂,我准备好你的从天而降了。”
这真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4
“迷惘的一代”,这对我们而言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似乎当代的我们就在经历这样的时期,所以一切都会更加感同身受。尽管世殊事异,但是当你翻开《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会在菲茨杰拉德的描述中感受到一种水草缠绕般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和气球飘落无依的慌乱失措,即便是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炫目时刻也依然笼罩着一种挥散不去的压抑。灯火阑珊处,在盖茨比孤独的身影下,那远处的绿光显得更加令人无法抑制地神往,他也已经完全沉醉进去了,而那向着大海方向伸出的双臂的姿态古怪、热切,令人心头发酸。
从故事叙述者尼克久别重逢的表妹黛西和她的女伴,说她们身穿着白色衣裙像是“乘气球绕着房子飞了一圈刚被风吹回来似的”,你就能体味出一种虚浮的、不切实际的空洞。尽管迷人的黛西有着无法抵制的诱惑力,但她却只是一具美丽的躯壳,当初才会放弃爱情而投身于富裕的汤姆。痴心的盖茨比为了赢回她的芳心贩卖私酒牟取暴利,在她的别墅对面大肆举办宴会,为的就是重新吸引她的主意力。可是,曾经那个一派天真爱着他的黛西早已经被金钱腐蚀的不成样子了,而盖茨比心中梦想的黛西却在这五年中变得无比坚定,那束希望的绿光一直都在让他的梦想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五年后再次重逢,盖茨比为重获爱情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却在临阵时紧张的像个孩子,当一束遥远的绿光逐渐迫近,他的心也变得更加不安定。当他在和黛西说话因为紧张把挂钟碰倒的时候,你能想像得到一个孩子样的他为梦想的姗姗来迟而不可抑制的激动与狂喜,甚至还有微微的不确信的震颤,这束绿光美丽得让他移不开眼,尤其是在黛西难以抑制的热泪中,甚至于让他忘记了去仔细辨别它的核心到底是温暖炽热的爱还是粗俗不堪的铜臭味。他就这么一古脑儿栽了进去,把心中的曾经一点点编织起来梦想的羽毛覆在了心上。可是这梦想的羽毛早就已经变质,它们已经被纷乱喧嚣的浮华人世弄的四散、肮脏,可怜的盖茨比就在自己编织的梦中替佳人伏罪,甚至在黛西和汤姆的密谋下被杀害,他用自己的生命为黛西开罪
遥遥的绿光,虽然表面上只是黛西的化身,可实际上承载了盖茨比于人世间种.种美好的幻想。在一轮又一轮的等待与希望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良、真诚、热情和执着,同时又无可避免地见证着梦想之绿光的凋零、衰亡。梦想在追求和等待的过程中虽然令人心潮澎湃,可是当它经不起腐化岁月的检验后,仍旧痴痴的等待并不能让我们收获采摘梦想之果的欢乐,
掩卷沉思,我们不仅细问自己,当一份梦想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态度,不计后果的去追求肯定不是理智的选择。盖茨比或许是不愿承认梦想已经变质的事实,他的痴情令人感动,但这份以真心和生命的代价却让我们痛心疾首。或许对待梦想,我们应该负责到底,若是梦想的初衷已经变了,那就勇敢地承认它并理智的放弃吧,已经尝过梦想之路的味道,就不必要对结果如此耿耿于怀了,毕竟你的坚持是为曾经那个单纯又可爱的梦想,如果她已经物是人非,那就说一声感谢就抽身出梦幻吧,当梦想昔日的光芒不在了,可是你还在,你的努力和理智都在,你的未来更是仰仗你的明辨。一昧地迷惘和沉醉于昔日的梦幻只会让我们未来的方向越来越远。生活不容易,未来很困难,那对过去的梦想毫无把握就悄悄地让她随风而逝吧,希望的绿光要追随,但一定要是对正确的梦想的理智追随。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以此句话作为结尾,唯有正确理智的梦想才能让我们在逆水行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梦想幻灭后惨遭枪杀的悲剧人生。战争期间出生贫寒的年轻军人盖茨比爱上了出生在上流社会的姑娘黛西,对他一往情深却没钱娶她。战后盖茨比得知到黛西已经嫁给了富豪子弟汤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有情妇。为了重新赢得黛西的爱情,盖茨比发奋赚钱,短短几年里,便通过非法生意发了财于是他专门在黛西家附近购置豪宅,大宴宾客,挥金如土,为的是引起黛西的注意。后来经黛西表兄的安排,盖茨比与黛西重温旧梦。汤姆发现这段隐情后,妒火中烧。黛西面临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却态度暧昧,始终不肯放弃汤姆。她在心绪烦乱时撞死了汤姆的情妇。
盖茨比承担了责任,汤姆嫁祸于他,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盖茨比。 盖茨比的悲剧源于苦苦等待五年终被爱人黛西抛弃,他死后黛西没有来参加他的葬礼,甚至“没有捎来口信,也没有送来花。”他的死是他悲剧人生的终结,却又是另一出悲剧的开始,这一出剧就叫做人情的冷漠。他生前在海湾豪宅大宴宾客,无论是受邀请的还是没受邀请的,都可以在他的就会上狂欢。书中描写道:“整整一个夏天,邻居家房子里都飘出音乐。他家那呈现蓝色调的院子里,男男女女飞蛾似的在香槟和繁星之间嗡嗡飞舞”,酒会的热闹景象可见一斑。可他死后,昔日来参加酒会的人却只有以为来参加葬礼,“我把牧师拉到一边,求他多等半个小时。可这毫无用处。没有任何人来。”这场面又是何等凄惨。昔日举办酒会的宅子从此无人搭理,“草坪上的草都及膝了”。前后一对比,当时人情的冷漠跃然于纸上。
盖茨比悲剧的实质是他梦想的破灭。黛西就是这个梦想的化身,他将一切都献给了这个梦想。“隔着海湾望着黛西家码头末端那盏绿色的灯,他的梦让他觉得近在咫尺,不可能抓不到。”然后现实无情泼了他冷水,他心爱的姑娘选择了放弃她。他失去了她,也就失去了梦想,失去了一切。 汤姆是盖茨比悲剧发生的客观促成者。他的刻意嫁祸直接导致了盖茨比的死亡。同时他是那个纸醉金迷的爵士乐时代大所数人的典型代表。他只会用肌肉思考问题,粗暴自负,仗着金钱飞扬跋扈。更可怕的是他那简单粗笨的脑袋里装入了那么多浮华的思想,“我们是统治种族,是我们创造了一切,这些构成了一切”,仿佛他坚实实在的自我中心已经不再能滋养他那颗妄自尊大的心了。在那样一个由汤姆这般推崇金钱、享乐至上、无所追求的人构建的上流社会里,盖茨比这样一个拥有纯真梦想的人显然是个异类,他的梦想之花缺乏适合生长的土壤,凋零是无可避免的。 而黛西则是盖茨比悲剧的主观根源。盖茨比将他当做梦想来追寻,渴望有一天能收获她的爱情。而黛西毕竟是上流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徒有一副美丽外表的俗物。她需要近在眼前、不容置疑的实在东西来帮助她做决定,这东西绝不可能是飘渺虚无的爱情。而已有的婚姻以及金钱无疑能满足她的要求。于是她抛弃了爱情,选择了汤姆当做金钱靠山,只有如此她才有安全感,即便不幸福。
尼克作为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既参与其中,又是一个以睿智的眼光洞悉一切的局外人。作为盖茨比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朋友之一,他理解并且同情着盖茨比。“他们是一帮混账,把他们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这是尼克对盖茨比的评价。他们同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而之所以盖茨比遭遇了那样的悲剧,是因为他过于热情冲动,他的梦想浪漫的近乎幻想,与主流有着激烈的冲突,终不免被时代的浊流吞噬。而尼克富于理智的判断,他尽管不喜欢周围人的虚伪势力、堕落腐化,却能安身其中而不至于被拖下泥淖。
本书的作者菲茨杰拉德不吝以“了不起”这个词眼给盖茨比定位,可见其对盖茨比努力追寻梦想的精神是予以肯定的。主任公的梦想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的梦想,就是美国梦,然而在人人沉湎于声色犬马的时代里,这样的梦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小说这人公最终以悲剧收场,相比这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失望吧。
相关文章:
1.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后感500字
2.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后感5篇
3.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后感500字5篇
4.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后感600字
5.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400字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6.《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