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原则,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规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采用的措施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小学语文相关内容推荐↓↓↓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大全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语文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多读和多写非常重要。这是扫除阅读障碍的一步,也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一步。初次读文识字,可以是各自自学,可以是小组自学;可以先识字后读文,可以先读文后识字,也可以边识字边读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今天的识字教学,不应满足于学生会说字形结构,会照本抄写,或是会组几个词,而应更好地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思考、想象、描绘能力,用最科学的方法识记,而且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并且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长期训练,学生思维就会活跃,表达能力强。读,首先要教学生会读课文,会读生字等。读书不能满足于学生读通课文,而要使他们能够做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用心地读,读出各自的疑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生字要勤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只有词汇越丰富,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写出优美的文章。
二、角色互换教学法
角色互换教学法是指在适当的课堂上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以一个老师的角色来教学生。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采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己来教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哪个部分的知识点不容易理解,能更清楚地知道用什么方法教才能使学生更明白、更易接受。
三、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教学能够迅速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等方面的故事,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增强观察、质疑、判断、推理的能力,引导他们去发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能达到“寓教于乐,乐而不嬉”的目的。
五、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1、要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教育和言语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间接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为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学时要适当地采用读写结合法、情境法等。此外,小学语文教学的每节课都要体现总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脱离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服务的针对性。
2、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素质发展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如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多采用角色互换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有利于学生方方面面的素养得到发展,要以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学生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乐学、会学。
3、要考虑教师的水平与特长
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般来说,教师往往喜欢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他就越能找出最适应特定教学情景下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本身的特性允许他可以着重运用某些方法。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趣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教师在课堂上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如在教学《群鸟学艺 》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
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中,;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毛病,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有开放理念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生学习监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侃侃而谈,充当主角,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过去那种追求学生整齐化发展的做法将不合适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被当做一种教学资源。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教学的主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服务,力求让教师、教材、课堂教学都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二、钻研文本
新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自身要吃透文本,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否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是一句空话,‘人文’也就是废话,只能是毫无价值的楼阁吧了。
我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总是这样做的:首先读一遍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难不理解的词语,查字(词)典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在一旁作上标记。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我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
另外,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材上作好标注,并且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好。重点词句的含义,写在一旁,课堂上参考。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已经掌握清楚了,我才开始写教案,而且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
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我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对于不同的教师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把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否则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做为一个教师,你教学语文首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放哪个在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比传授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但是,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可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情境来提问,这样做往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善于利用这样的发方法,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发展智力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故事时,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一、加强师生互动对话,调动学生主动性
作为语文教师,要知道自己应在什么时候运用机智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真正放飞自己。同时,还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将自己变成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共同探究。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如果按照一般的程序实施教学,学生的情绪也只能一般化,不会特别高涨,如果有学生提出分角色朗读文章时,教师应立即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在学生声情并茂、有形有色的朗读中,所有学生都纷纷融入课文情境,感叹乌鸦的愚蠢、狐狸的狡诈。
此时,也许教师认为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一位学生的声音再次点燃了教师的灵感火花:“老师,我不认为乌鸦是一个好妈妈,它已经找到肉了,可是没有立即给它的孩子吃,而是自己叼在嘴里,所以它一定不是一个好妈妈。”无疑这位学生的声音让教师大感意外,没想到学生会思考的这么远,于是可以顺藤摸瓜,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辩论会,题目就是“乌鸦到底是不是好妈妈”。这时候,学生们都热情高涨,思维就像是脱缰的野马。
有的说乌鸦没有“尊老爱幼”;有的说乌鸦可能已经累了,想先休息一下;有的说乌鸦的孩子可能已经睡着了;有的例举出自己妈妈疼爱自己的范例;有的认为乌鸦想要炫耀自己;还有的说狐狸没有错,如果再不吃肉,可能就会饿死了;此时,就有学生提出相反意见,认为狐狸再怎么饿,也不能骗取别人的劳动果实,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通过这节课我们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无边的,思维方式也相当有创意,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如何拓展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原因去学一门课程, 这就是“情感”的原因。 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离开感情的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过程。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质疑。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指导,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和信心,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
2、关心鼓励。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表扬与激励学生,尤其对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信心。
三、运用试教法
所谓的语文试教法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教师来给其他学生授课,当然这种试教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还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尽量挑选难度较小、理论性不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一个小场景或者是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小学语文试教法的优势如下。
1、通过角色转换,使得学生由“被教”转变为“教人”,这种改进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
2、试教法能够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无形中促进了师生间的联系,而且在试教的过程中,教师同样享有“学生”的身份,这样平等的关系更贴近学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和认可。
3、试教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在试教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整理材料、如何备课,并且还要学习如何以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组织教学,通过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授课实践使他们能够更早地进入教师的角色,克服胆怯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从而体会到教师的苦与乐。
四、依所讲课文而设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1、引进课文背景教学,让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的课文适合伟人故事、科学家故事等的教学。伟人故事要跟学生交代这个伟人的主要事迹,和对我国的贡献及其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等等。科学家的故事,要交代这个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和这些科学贡献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得更多,而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和老师所讲的知识。
2、运用现代技术,制作幻灯画面教学。幻灯教学的课文适合风景优美,文字优美是课文,比如古诗。利用幻灯教学,给课文配以美丽的画面或者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画意,画中的诗情。不仅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