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教学反思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反思(一)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又需要在课堂上讲请楚时,这些地方就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导”、“联”是突破教学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善于引导。善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引导方法需要多变。所以,教师须多备几手“导”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故事法、观看影视法、类比法等。善于联系联想。善联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善联,一要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将时代的气息引入课堂。二要联系学生以前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这些旧知识既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结,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与局部、前与后、因与果的衔接与递进,在联系中将新知识融为一体。三要联系教师自身的学习感悟。教学既是教与学的传导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感悟,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化解难点的做法和体会,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总之,教学方案的编制,教学方式的选择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效益为核心。唯有如此,实现有效教学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历史教学反思(二)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师,如何加快提升素质,提高施教品质正成为一种唯一的选择。教师常回头看看,作一番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回顾历史,看看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的一幕幕惨剧:日本731部队掠夺中国活人作细菌战试验、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强征韩、华妇女为随军尉安抚;德军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波兰大屠杀------种.种惨无人道的罪行,无一不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支撑和推动下,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呼声中进行的。
法西斯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沉痛的灾难,足以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最高准则是什么?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吗?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自己祖国的命运和前途。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许多历史悲剧就会重演,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在我国,尤其在近代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学习近代历史,很重要的一点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重要问题。
历史教学反思(三)
所谓双语历史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逐步导入、部分渗透地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世界历史的教与学,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在初次尝试过程中,我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并就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力求让初次尝试有所收获。一、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基础。由于使预备班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限听说读写能力不强,故不能教授一些搞难度的历史双语知识,因此,我运用了一些多媒体的手段,尽量简化英语术语,提高他们的兴趣。我以中文课本为依据的汉语教学为主体,引入历史专业的词汇、历史事件名称等关键词,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使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英语。另外,还印发一些英语资料,学生通过英语资料的阅读来感性地、直接地了知识体系。是另一方面,我想如历史双语教学提前介入,既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资源,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我交替使用中英文,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结合日常的教学,适时地将英语整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先将一些通俗易懂、生僻词较少的原版教材和历史事件用英语教学,采用幻灯的形式用英语向学生介绍,注意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由于语言滞后而形成的思维障碍。二、教材的基础,编选合适的教材。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我选用了开设历史英语讲座,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Qin shi hunag 并采用了一些外国的历史材料。让学生 能够从另一种角度来认识历史,了解外国历史学家怎样看待本国的历史,看待中国这一位大的历史人物。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长平之战,我先让学生观看了这场战役的动画,然后用英语讲解,最后让学生完成有关内容的填空,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汉语与英语整合。以大道双语课的目的。此外,我截取了部分的录像已达到直观了解。并就此展开讨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高涨。有部分同学,用英语来回答。当然, 由于初次尝试,仍存在不足之处,历史的知识却乏整体性,今后再此方面应有所改进。
历史教学反思(四)
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比如在学习1966-1976年事件一课中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蜻蜓点水,划上几个知识点,再随便说上两句就过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谈,避免误导”。1966-1976年事件,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换来的经验教训应该让后代去感悟、汲取。历史教育应该告诉后代历史的真相和教训,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辙,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我在教这课的时候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他们学习步骤一:通过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1966-1976年事件的往事,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从心理学上讲,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1966-1976年事件是学生父辈或祖辈亲身经历的历史,在上课之前一周,教师先让学生去采访曾经经历过1966-1976年事件的长辈人:家人、亲朋、老师等。学生了解到的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历史,因而拉近了与那段历史的距离,切身感受到了这段历史与党和国家以及普通中国人命运的直接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历史情感被调动起来,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上课时,教师播放了1966-1976年事件的录像:周恩来的沉重、邓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在回放,看录像的学生再也不是看热闹,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个沉重的问题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 步骤二:通过引导探究1966-1976年事件发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论从史出”地思考和认识问题, 教师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材料,并介绍了有关书目。课上的问题探究先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组内就有了争论,于是他们请当时听课的老师与他们一起探讨。各组代表发言时,不时有学生站起来质疑,教学过程突破了预先的设计,变成了自由讨论和辩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展开。最后教师将大家的认识归纳为几个方面: 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绝对服从最高权威的意识;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步骤三:通过思考:“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炼历史认识,达到教育目的。我们看了学生写的学习随感,基本上都是自拟题目、观点鲜明的小议论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么”。1966-1976年事件之我见”、“历史不能忘记──我看1966-1976年事件"。学生的认识主要有: 一个党,特别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制度;一个国家,必须依法治理。 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史为鉴”。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那段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了解、对混乱局面的渲染和对错误的谴责上,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究1966-1976年事件发生的历史成因。只有搞清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
历史教学反思(五)
纵观近年中考的试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型试题的分值逞逐年上升的趋势(材料被更多地引入选择题和问答题中)。材料题的考察能比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历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体现学史致用的根本目标。考试说明出吸确要求考生具备“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无疑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是我们能否在做材料型试题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得分率的关健。那么,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到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呢?
第一、“去伪存真”。史料由于受时代局限以及记录者的阶级立场、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记录的史实、陈述的观点等可能有真与伪正与误的区分。因而,我们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就应剔除或批判虚伪和错误的东西,保存或阐发正确和真实的史实、观点。如材料: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
——摘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曾国藩由于受到阶级立场(地主阶级)的局限,对于太平天国运动采取了敌视的态度,显然我们在分析历史材料的时候不能对此加于采信,而必须批判地加以分析。
第二、“去粗存精”。在材料中,可能有大量与题目要求无关、没有价值的文字。.因而,我们对材料有“去”有“存”。把无关的、无效的东西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表达问题本质的材料。例如2003年中考江苏卷第27题(下划线为作者后期添加):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j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性地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经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