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文/旧梦颜

你已经成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将学习安排到你的假期时间表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要拼命挤出来,利用时间不断地促进自己前进!在地理学科上,暑假究竟要学些什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暑假期间新高三地理怎么学?

问题一

同学提问:老师,我高一,高二学得不好,高三地理会不会跟不上啊?

老师解答:如果再不努力肯定会的,但如果你肯努力,不要怕,一轮复习会过一遍地理的知识点,这个阶段一定加把劲,地理有一点偏理科思维,所以不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抓紧时间弄懂!!

问题二

同学提问: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一轮复习,一轮复习,复习的是什么?

老师解答:高中学过的必修一、二、三,选修旅游地理等地理基础知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知识点会再次深入讲解。

问题三

同学提问:我该怎么去复习?我都背下来管用吗?

老师解答:把地理背下来,这招并不管用!一轮复习就是“磨炼”你的基础知识,老师这里用了磨炼一词,其实就是将你的知识点打磨透。一般理解的重心放在自然地理上,什么程度叫做透彻?举个例子,比如,你知道有哪些气候类型,背的滚瓜烂熟,但你要能将各个气候类型的成因弄懂,这里的“懂”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要从大气运动开始理解着去推三圈环流,再去推气候。气候成因理解了之后,给出个陌生的区域时,去推测区域气候。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地理中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死记硬背在自然地理上行不通。

地理其实背的很少,经常有同学抱怨,那么多,我记不住,记住了,也得不到高分,所以在人文地理上是会有些背的,但你一定要去理解记忆。理解之后才知道如何去把它用到题目上。怎么理解?有的学生就是不理解某个知识点或者某句话,问同学,问老师,问身边的人,直到把它理解透彻!

问题四

同学提问:那我应该做哪些配套练习呢?怎么做更有效呢?

老师解答:

一、做题的话,现在以专项为主,学懂一模块的知识,一定就要用做题去巩固,万万不可将书全部复习完之后再做题,否则会事倍功半。

二、在巩固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把题做“精”,而不是追求做“多”,把每一道题的解答思路弄顺,从题干中哪里得到的信息,如何看出来考的哪部分的知识点,知识点中哪个还没弄懂?这些是你需要去总结的,把题目变成自己的知识,万万不可以单单的追求量而导致的浪费时间。

三、别养成想不出来就翻答案的习惯。有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刚读完题,想不到一分钟,就翻看答案,看完恍然大悟,责备自己怎么没想到呢,惊讶的选上了答案,但你真的会了吗?下次遇到类似题的时候能答出来吗?所以在一轮复习的阶段,不要盲目的追求速度,要“绞尽脑汁”的回忆这道题的相关知识点,忘了就自己翻书,注意这里是翻书,翻图册,不是用手机和电脑查,这样的话,你才能对知识点进行再次记忆,并且这个记忆会很深刻。就比如在路上你记住了很多石头,但突然你撞上一个石头很疼,你回头看看它,相信你记得更深刻,所以手一定不要懒!想完之后,再看答案,和自己答题时候的思路作对比,不同的思路用脑袋整理,可以的时候裁剪下来,做个错题本,标注知识点与解题思路。这样做题更有效!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存在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扣除蒸发量等损耗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称为矿产。有矿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则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工沼气、煤与煤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耕作业)。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但领土竖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

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暑假期间新高三地理怎么学?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

2.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及总结归纳

3.高中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与学习攻略

4.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

5.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小编推荐

1.2023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2.202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3.感恩老师高二作文七篇

4.观察日记四年级作文300字(10篇)

5.游记四年级作文开头与结尾10篇

6.游记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500字10篇

7.秋游四年级上册游记作文10篇

8.童年趣事作文350字13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