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

文/乡村

  高中地理知识杂乱繁多,很多同学觉得地理知识点太过细碎,比较难背。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一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8、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29、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二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三

  必修一

  一.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②周期: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

  ③速度:⑴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

  ⑵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

  ④地理意义:⑴产生昼夜交替现象。⑵产生时差时。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北右,南左。

  2.地球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②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23小时9分10秒。

  ③速度: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④地理意义: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⑵昼夜长短的变化。⑶产生四季的划分和五代的形成。

  3.时间早晚判断: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京都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

  4.时差计算:①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②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5.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⑴全球昼夜平分;⑵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简易天气系统

  1.锋面

  冷锋

  暖锋

  大气系统图

  雨区位置

  峰后

  锋前

  大气特征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

  雨雪天气,伴有强风。

  连续性降水、雾。

  过境后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春季沙尘暴;

  夏季暴雨;

  冬季寒潮。

  2.气旋

  天地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

  小结(北半球)

  风向: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多阴雨天气;

  逆时针辐合。

  风向: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晴朗、干燥;

  逆时针辐散。

  台风:有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

  伏旱;寒潮。

  三.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

  名称

  分布

  冷热干湿性质

  移动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冷、干。

  出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之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相反。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暖、湿。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干。

  东北信风

  凉、干。

  赤道低气压带

  热、湿。

  东南信风

  2.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成因

  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

  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常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四.洋流

  1.洋流的分布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⑴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⑵大陆沿岸地区的气候:暖流增温加湿;

  寒流降温减湿。

  ②渔场:⑴寒暖流交汇处:北海、纽芬兰、北海道渔场。⑵上升流:秘鲁渔场。

  ③海洋航行:顺(逆)洋流而行,可节省(浪费)燃料和时间。

  ④海洋污染:起到稀释和扩散作用。

  五.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及水循环

  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海陆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地表形态

  ①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②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③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

  ④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期中内力作用奠定基型的基本格局,起着主导作用。3.褶皱和断层

  ①褶皱是指地壳运动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其中有两种机泵形态,向斜和背斜。

  褶曲基本形态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一般:山岭;

  地形倒置:谷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两翼岩层较老,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一般:谷地;

  地形倒置:山岭。

  ②断层是指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六.三大岩类间的互相转化的示意图

  ①岩浆活动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必修二

  一.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条件),主导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

  农业:

  (1)农业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科技等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印务发展变化快。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季风水田农业:

  ⑴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作物:水稻为主(好暖喜湿)

  ⑶区位条件: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势平坦,适合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4)特点: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②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

  (2)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4)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

  (2)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低价低;距离海港进,交通便利。

  (3)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④乳蓄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奶制品

  (2)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蓄产品需求量大。

  (3)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自然: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蓄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特征: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牧场。

  科技应用:化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工业:

  (1)工业的区位因素:水源、土地、市场、运输、动力、原料、政策、劳动力

  (2)工业的主要因素: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

  ①传统工业区:

  (1)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特征:一个核心: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二个区位条件:煤炭和铁矿。

  三个问题:运输量大;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

  四个典型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化学,机械,纺织。

  ①德国鲁尔区:

  (1)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②新兴工业区:

  (1)分布:意大利中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的“硅岛”等。

  ①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主要条件: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约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②美国“硅谷”高新技术

  产业特点:从业人员水平高;产品研发费用高;产品增长和更新速度快;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崛起原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

  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原则)

  A人的管理调控B经济C社会D生态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三.城市化标志、过程、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占地面积广大。

  ③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

  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布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速度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四.人口变化,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分布,人口迁移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迁移原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治因素、个人喜好及动机。

  ③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有利于缓解劳动力过剩的矛盾。

  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促进了与外地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联系。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

  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给教育,交通,就业和城市环境等带来压力。

  必修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对调出区发展的影响: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让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各民族之间安定团结。

  ②对调入区发展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还能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推动产业法杖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③对于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迁出地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迁入地接受迁出地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迁入地在结束迁出地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于发展中的迁入地,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①原因:自然:气候干旱;气候异常。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②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减少水井的数目,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作好农林牧用地规划,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四.河流的开发和利用

  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①防洪:建设多个水库。

  ②航运:水坝修建后,河流保持平稳。

  ③发电:建立水电站,充分利用流域的水,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可供工业发展。

  ④提高水质: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⑤旅游:修建水客和流域环境得以改善后,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⑥土地利用:调节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并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五.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普遍。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⑴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⑵水污染严重;

  ⑶噪声扰民;

  ⑷耕地锐减,土壤肥沃下降;

  ⑸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对策:①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②构建城市群:积极努力,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城市群。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相关文章

1.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3.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4.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5.2017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6.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7.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

8.高中地理关于土壤知识点总结

9.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10.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小编推荐

1.2023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2.202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3.感恩老师高二作文七篇

4.观察日记四年级作文300字(10篇)

5.游记四年级作文开头与结尾10篇

6.游记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500字10篇

7.秋游四年级上册游记作文10篇

8.童年趣事作文350字13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