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自古以来都是首要位置,可想而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有多大。从古至今的伟人名人的家庭教育都是从小培养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解释: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心理学上的家庭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本文取用马克思、恩格斯对家庭的解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家庭形态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扩大联合、隔代家庭等家庭组织形式 .
2、 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家庭教育已成为大众化概念,即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施予的教育影响,但从概念和的界定上,不同学者依然有所差异。
对子女的智能教育,通常指的是智力和才能两个因素,是指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综合素质能力。知识和能力是贯穿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传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早期家庭中智育的基础部分,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非智能教育,其中非智能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教育。同时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人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使子女认识到身心健康是自身发展的基础。注重自身的锻炼与保护,提高健康意识。第二是家庭对子女的情感教育。首先是强化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由于一些"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价值观的影响,国家和民族意识越发淡薄,并且未成年处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选择中,不顾社会价值,很轻易就选择了个人价值。由此提高国家和民族意识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培养子女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诚信意识。讲诚信是追求"真"的表现,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据一项调研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诚信是必要的,诚信是做人的基础。大部分人对诚信意识的认可反映了我国对社会公众和秩序的认可程度。对子女的成长尤为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培养,重视人的道德发展也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孩子首先学会做人,养成优秀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使孩子富有责任感、正义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一些父母将学校教育的内容"大包大揽"到家庭教育当中,家庭教育应当是普及生活常识的内容,学科性的知识教育应该在学校完成,家长做一些辅导型的监督工作即可。
2、 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期性。
胎儿在孕育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母亲胎教的影响,一出生便会进入到家庭生活当中,在幼年以及童年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孩子的性格以及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非常重视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知识、思维、心理、身体的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非常重要。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并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们建立得稳。"陶行知认为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教育为一个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在家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上学以致于最后的工作持续的受到家庭的影响,并且对于世界的认知大部分也来自于家长。相对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具有阶段性和不连续性,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不间断的,虽然一个孩子在成人之后走向社会,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不会消失。
(2)家庭教育的随机性和全面性。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任何缺点都可以及时改正,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家庭教育除了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道德规范之外,孩子个性的培养,价值选择能力以及社会交际为人处事能力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也是学校教育和其他任何教育所达不到的。
(3)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和潜移默化性。
中国有一句俗话"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细微的变化,作为父母都应该能够准切的捕捉到,通过这些细微的不同,父母能够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在问题的萌芽阶段就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不至于将问题扩大化。家庭教育是富有感情的,情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女子产生的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家长应树立乐观、自信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给孩子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对孩子在社会环境当中与人相处都有益处。另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长的喜好以及生活习惯都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性格的形成与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这一思想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家长言行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孟母三迁的典故也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要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身心发展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同时我们要重视子女成长发展规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所以,教育要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重视每一个情境,重视环境的影响。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既具有儒家的传统思想,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家庭教育思想总结起来包含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子女道德的培养。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家书中曾写道:"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衣积书,只是枉然。子弟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使家中的子女成为受人尊敬的君子。同时,他把孝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认为:"孝为百行之首,孝为家庭之祥瑞。"他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是首位的,孝敬的人做事一定会有规矩,亲戚们都会信任他,周边的朋友会敬服他,整个社会也能够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
第二,培养子女知足的平常心。
曾国藩要求子女对待任何事都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对财富方面。"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一无可恃,一是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对热衷于攀比,对金钱缺乏一种正确价值观的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且也给从政人员树立了一个好标杆。
第三,注意培育子女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曾国藩一生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看书不可不择"、"看、读、写、作, 缺一不可"等, 曾国藩家书便是他以书信的方式将这些有价值的学习方法灌输给子女,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非常重视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他认为:"盖世人读书, 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以自身的经验告诫子女做事尤其是读书应当有恒心。对于曾国藩家书的了解,我们学到了许多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内容,我们应当尽力汲取这些有价值的元素,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