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引汉荀悦《申鉴》:“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今本《申鉴.杂言上》文与此异。《新唐书.魏徵传》:“帝(唐太宗)后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
同“折梅花”。唐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诗:“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源见“巫山云雨”。谓神女侍寝。清尤侗《论语诗.贤贤易色》:“洗马渡江原似玉,巫娥荐枕已为云。”
指荆轲(Kē科)在易水(今河北省西部,水源出易县境)边慷慨高歌。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视死如归之气概;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荆轲(?——前227年),字公叔,战国末卫国(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怀远大志向,后为大将军桓温召为司马。有送草药于桓温者,中有远志。桓温问谢安:远志又名小草,何一物二名?在座的郝隆应声答道:这容易理解,隐山中称远志
止:停止、平息。修:使完美。要消除毁谤,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指以实际行动制止谎言。王昶(事迹见前“顾名思义”条)写信告戒子侄们说:别人诋毁自己,应当考察自身,如果自己有可以让人诋毁的行为,那么他说的话就
源见“桃叶桃根”。渡口名。在今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爱妾桃叶而得名。后亦借指烟花情场。元周德清《红绣鞋.郊行》曲:“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明文徵明《石湖》诗:“落日谁歌桃叶
《宋史.王珪传》:“(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喻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王珪身为宰相,碌碌无为,毫无建树,
《太平广记》卷三九一《王果》:“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人,被责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