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裘三十年

一裘三十年

源见“晏子裘”。誉称节俭。唐高蟾《道中有感》诗:“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


猜你喜欢

  • 哭笋

    源见“孟宗泣笋”。称扬至诚孝亲,感天动地。明无名氏《薛苞认母》一折:“孟宗为他母亲呵,哭笋在竹边。”

  • 颊上三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

  • 三何评水曹

    三何,指何思澄、何逊、何子朗。何思澄字元静,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人。初为南康王侍郎,迁治书侍御史,后任武陵王录事参军。少勤学,工文辞。曾作《游庐山诗》,沈约见之甚为赞赏,自以为弗如。何子

  • 风雩

    源见“沂水舞雩”。表示清高潇洒、不愿仕宦之志。明何景明《送阙郡博》诗:“石磬古堂时自发,风雩春服暮同归。城中往来多冠盖,名教无言乐地稀。”【词语风雩】   汉语大词典:风雩

  • 迎紫姑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紫姑,是传说中的神名。古时儿女有夜迎紫姑神

  • 真臞

    源见“臞儒”。指有操守、才能的隐士。金元好问《病中》诗:“膏粱无急变,山泽有真臞。”

  • 求田计

    同“求田问舍”。明高启《郊墅杂赋》之二:“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 山花烂漫时

    烂漫:色彩鲜艳的样子。 指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春天。 也比喻美好的政治形势。语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刘乃和《探骊巾帼史,屈指二十年》(《光明日报》1993年8月

  • 九乌死

    同“九日落”。清 丘逢甲《日蚀诗》:“羿弓昔射九乌死,一乌留使终朝翔。”

  • 游刃有余

    比喻应付自如。茅盾 《子夜》 第十七: “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参见:○庖丁解牛主谓 游刃,运转刀锋;余,余地。原指解剖牛时,在骨节间下刀,大有回旋的余地。语本《庄子·养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