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

参见“季布一诺”。


主谓 诺,允诺;千金,形容价值大。一句诺言,价值千金。形容说话极守信用。语本《史记·季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宋·贺铸《东山词·六州歌头》:“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元·王实甫《西厢记》2本金圣叹批:“夫人而诚~,更无食言者也。”△褒义。常用于说明重信用。→一言九鼎 一诺无辞。也作“千金一诺”。


解释诺:应允;同意。形容说话非常讲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顿时高兴起来,留他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很多礼物。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近义言而有信

反义出尔反尔

例句

为人要讲诚信,一诺千金,不能出尔反尔。


【词语一诺千金】  成语:一诺千金汉语词典:一诺千金

猜你喜欢

  • 酆都城

    同“酆都”。《西游记》六八回:“魏徵又写书一封,与我王带到阴司,寄与酆都城判官崔珏。”【词语酆都城】   汉语大词典:酆都城

  • 虎豹当关

    源见“九关虎豹”。喻指权奸当道。宋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词:“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 苏小

    同“苏小小”。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郁达夫《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钱塘苏小可怜虫。”【词语苏小】   汉语大词典:苏小

  • 麦漂雨

    源见“高凤漂麦”。形容读书专心,下雨漂麦而不知。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卧看毡取盗,坐视麦漂雨。”

  • 南史不曲笔

    《左传.襄公二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齐将崔杼和太监贾举合谋杀死齐庄公。太史在竹简上记载说‘

  • 跋烛之咨

    《旧唐书.柳公权传》载:柳公权“充翰林书诏学士,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因以“跋烛之咨”指君王的恩遇征询。宋汪藻《谢除翰林学士表》:“学非闳博,难酬跋烛之咨;思

  • 由瑟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是其字),一次在孔子门前弹瑟,老师认为他的音调有杀伐的猛厉气质,由此看出欠中和雍容

  • 博物才

    《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张华字茂光……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晋大

  • 城边二顷田

    同“城南二顷田”。明姚夔《恩荣十绝.荣食天禄》:“信知书有千钟粟,绝胜城边二顷田。”

  • 冬烘学究

    见“冬烘先生”。【词语冬烘学究】  成语:冬烘学究汉语大词典:冬烘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