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钱太守

一钱太守

比喻为官清廉。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县)人,东汉宗室。东汉后期先后任山东、江西、浙江地方官。所至除苛税,禁查非法,地方大治。离会稽太守任时,百姓依恋不舍,其中五六位老人还各持一百文钱与刘宠以作纪念。刘宠不忍辜负百姓厚意,于是从他们所送的百钱中各选一枚大者收了下来,其余九十九钱仍然还给了送行的百姓。

【出典】:

后汉书》卷76第2478页《刘宠传》:“三迁拜会稽太守,……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也,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例句】:

北朝周·庾信《周义兴公萧太墓志铭》:“邓攸清白,见称五鼓之歌;刘宠廉能,名为一钱之郡。”


【典源】 《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 (刘宠) 后辟大将军府,稍迁会稽太守,正身率下,郡中大治。征人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五六老翁年皆七八十,闻宠迁,相率共送宠,人赍百钱。宠见,劳来曰:‘父老何乃自苦远来?’皆对曰:‘山谷鄙老,生未尝至郡县。他时吏发求不去,民间或夜不绝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吏稀至民间,年老遭值圣化,今闻当见弃去,故戮力来送。’宠谢之,为选受一大钱。故会稽号宠为‘取一钱太守’。其清如是。”《后汉书·循吏列传·刘宠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刘宠任稽太守,严于律己,约束下属,郡中大治,将调入京任将作大臣。山阴县民听说,有年纪七八十的五六位老翁从距郡城数十里远的若邪山间,一起来送别刘宠,每人带着百钱赠给他。刘宠见了问候说:“父老们何必这么老远跑来?”老人们说:“我们是山野鄙老,生来也没到过郡城。过去官吏时常去乡间搜求,一夜狗吠不停,百姓不得安生。自您任太守以来,夜里狗不再叫,官吏很少到民间,年老遇到这样的太平年月,现听说您要调离,因此勉力来送。”刘宠十分感谢,从每人那里只选了一大钱收下。因此会稽称刘宠为“取一钱太守”。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为政清廉爱民。

【典形】 百钱赍、大钱送刘宠、吏不惊犬、刘宠钱、受取一大钱、一钱之郡、一钱掷水、争出若耶溪、不逢问吏、一钱付江水、老人爱君。

【示例】

〔百钱赍〕 清·唐孙华《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去无三宿恋,送有百钱赍。”

〔大钱送刘宠〕 宋·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吏不惊犬〕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郑常墓志铭》:“及驱犀节,乃牧雄州,吏不惊犬,人无喘牛。”

〔刘宠钱〕 元·张可久《柳营曲·自会稽迁三衢》:“拜辞了刘宠钱,笑上了子猷船。”

〔受取一大钱〕 明·高启《野老行送陈大尹》:“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

〔一钱之郡〕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岂直邓攸清白,见称五鼓之歌; 刘宠廉能,名为一钱之郡。”

〔一钱掷水〕 明·徐渭《杨会稽公去思》:“一钱亦掷水,三尺只鞭蒲。”


【词语一钱太守】  成语:一钱太守汉语词典:一钱太守

猜你喜欢

  • 锁支祈

    《古岳渎经》:“禹理淮水,三至桐柏,水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九馗,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淮之深浅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猱,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输五象,搏击腾趠

  • 肥遁

    《周易.遁卦》:“上九,肥遁,无不利。”唐.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周易》中以“肥遁”喻指隐居避世的处世态度最优。后人诗文中

  • 钻皮出羽

    《后汉书.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此为赵壹《刺世疾邪赋》中之言)所谓“钻皮出羽”,谓心之所好急待毛羽钻皮以出。后因以形容对偏爱的人作过分的赞誉。《新唐书.魏征传》:“今

  • 行己有耻

    行己:约束自己行为。耻:羞耻之心。 意谓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行为。语出《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汉.班昭《女诫》:“清闲贞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曾经被蛇咬过,则害怕见到草绳。后因以“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用为在某件事情上吃了

  • 硕儒

    大儒。《后汉书.荀爽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词语硕儒】   汉语大词典:硕儒

  • 祖逖著鞭

    同“祖鞭先著”。柳亚子《送沫若赴苏联》诗:“祖逖著鞭原不易,刘琨舞剑欲如何?”

  • 百年之好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后因以“百年之好”谓终身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宋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见“百岁之好”。

  • 掇青拾紫

    源见“取青拾紫”。谓获取高官显位。《歧路灯》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如何?”并列 青、紫,汉时公卿所佩或青或紫的绶带。指获取官位。《歧路灯》52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

  • 天下无敌

    《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天下没有敌手。形容本事高,力量强,战无不胜。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喻世明言》卷二一:“又选得精兵三万人,军威甚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