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飞锡”。唐王维《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晋.杜预注:“鹢,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人以为灾,告于诸侯,故书。”鶂鸟(即鹢鸟)高飞遇风而退飞。后借以比喻受挫而退。唐.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
同“中山沉醉”。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伤春便埋,似中山醉梦三年在。”
同“木偶乘流”。宋楼钥《灵碧道旁怪石》诗:“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阅兴亡知几许?”
刍荛( ㄖㄠˊ ráo ):即砍柴的人。 向樵夫谘询。 意谓向民间采访。语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晋.葛洪《抱朴子.省烦》:“古人询于刍荛,博采童谣,狂夫之言,犹在择焉。”《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按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古代测定节候方法之一,是用烧苇膜
源见“太史简”。谓良史直书史实。清顾炎武《杭州》诗之二:“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船行,忽见香乘车于山际,硕不胜惊喜。遥往造香,见香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之,嶷然山立。
见〔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词语声闻于外】 成语:声闻于外
《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成玄英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后因以“唱于”喻指起带领或倡导作用。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诸公以名行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