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子均养

七子均养

源见“鸤鸠之仁”。比喻一视同仁。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


主谓 子女众多,父亲抚育他们而能公平如一。语本《诗经·曹风·鸬鸠》:“鸬鸠在桑,其子七兮。”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鸬鸠之仁也。”△褒义。多用于表示公平均等方面。


【词语七子均养】  成语:七子均养汉语词典:七子均养

猜你喜欢

  • 张衡愁

    《文选》卷二十九东汉.张平子(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何为怀忧心烦伤。”诗序云:“时

  • 翟公门外人稀

    同“翟公罗”。宋辛弃疾《新荷叶.赵茂嘉赵晋臣和韵见约初秋访悠然再用韵》词:“物盛还衰,眼看春叶秋萁。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

  • 铤走

    同“铤而走险”。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四:“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词语铤走】   汉语大词典:铤走

  • 曝鳃龙门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曝鳃(曝,本作暴。古时传说,大鱼不能登上龙门者,仅得曝鳃而已。)龙门。”《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

  • 向长安笑

    同“向西笑”。清尤侗《别长安》诗:“出门莫向长安笑,曾在长安望故乡。”

  • 长缨在手

    源见“终军请缨”。借指掌握住克敌致胜的力量。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语长缨在手】  成语:长缨在手汉语大词典:长缨在手

  • 鱼沉雁静

    同“鱼沉雁杳”。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见“鱼沉雁杳”。明·高濂《瓦盆儿·题情》:“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词语鱼沉雁静】  成语:鱼沉雁

  • 竹化龙

    同“竹杖成龙”。唐胡曾《咏史诗.葛陂》:“长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龙。”

  • 一物降一物

    降:制伏。 民间俗谚。意谓天生一物,必有另一物能降伏它。语出宋.张栻《答曾致虚》:“若谓敬为一物,将一物治一物,非惟无益,而反有害。”后多引作〔一物降一物〕。《西游记》五一回:“此一时,彼一时,大不

  • 密云无雨

    见“密云不雨”。杜甫《雷》:“大旱山岳焦,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