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宝鞭

七宝鞭

晋书.明帝纪》:“六月,敦(王敦,东晋大臣,他与堂弟王导等在西晋灭亡后,曾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后因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敦举兵叛晋,后病死军中。)将举兵内向(指向朝廷发动政变),帝(晋明帝司马绍)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便服潜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有军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

东晋时王敦叛晋,一次晋明帝司马绍微服乘马偷偷察看王敦军营的情况,被人发觉。恰在这时,王敦白昼梦见白日环绕其城,知是明帝到来,醒来便派人去追赶。明帝为摆脱追敌,把七宝鞭留给店中老妪,追者因传玩稽留耽搁了时间,明帝方得以逃离险境。

后因以“七宝鞭”用为耽搁敌人,侥幸逃脱追捕的典故。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杜甫《释闷》诗:“失道非关出襄野(见“襄野迷途”),扬鞭忽是过湖城。”后句即暗用此典。


【词语七宝鞭】   汉语词典:七宝鞭

猜你喜欢

  • 遏云

    同“遏行云”。唐张祜《边上逢歌者》诗:“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词语遏云】   汉语大词典:遏云

  • 一不作,二不休

    同“一不做,二不休”。《儿女英雄传》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见“一不做,二不休”。老舍《神拳》2幕:“好吧,~! 说吧,叫我干什么?”【词语一不作,二不

  • 嵇吕交情

    源见“吕安题凤”。指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清袁枚《寄蒋苕生太史》诗之一:“应 刘才调生同世,嵇 吕交情隔暮云。”

  • 兰锄

    同“锄兰”。有碍于上而被清除。清唐孙华《寄题和州王氏五烈祠》诗:“兰锄不改芳,玉碎不渝洁。”

  • 卓氏

    参见:卓氏寡

  • 笔下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谓善于写文章。《花城》1980年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的观点抓例子罢了。”偏正 比喻文章写得十分优美。柳建伟《逝水而去》:“我那份自传需要润润色,就看

  • 饮鸩止渴

    鸩,毒酒。饮鸩止渴,比喻明知后果有害,但仍贪图一时之急需,而不顾留下后来的大患。霍谓字叔智,魏郡邺(今河北临漳)人。十五岁时,他的舅父宋光以私自删削诏书条文而被捕入洛阳诏狱,受尽酷刑。为了替舅父辩诬,

  • 鞠躬尽瘁

    鞠躬:弯下身子以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意指不辞辛苦地献出自己的一切,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列 非常恭勤崇敬,竭尽全部精力。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顺治爷啊,

  • 文侯彗

    《文选》卷四十、三国魏.阮嗣宗(籍)《诣蒋公》奏记云:“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白圭曰:‘魏文侯师子夏。’”引李奇《汉书注》曰:“拥彗,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战国魏

  • 酒如渑

    《左传.昭公十二年》:“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晋.杜预注:“渑水出齐国临淄县北,入时水。陵,大阜也。”春秋时,鲁昭公十二年,晋昭公宴请齐景公,宴席上齐景公以酒像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