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谏之义

三谏之义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因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偏正 人臣事君之正道。语本《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褒义。 多用于事君方面。 →侃侃谔谔 ↔希颜候意 阿意取容


【词语三谏之义】  成语:三谏之义汉语词典:三谏之义

猜你喜欢

  • 南阳高卧

    源见“卧龙”。指诸葛亮隐居待时。明万寿祺《赠胡彦远》诗:“南阳高卧真名士,东汉馀生旧党人。”【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 不可胜数

    形容难以用数目计算。墨子认为,攻战所以应该进行批判,其中原因之一是一年四季都不宜进行战争。冬天则过于寒冷,夏天又过于暑热,这是冬夏都不应该进行战争的原因啊!春天则影响百姓进行耕种,秋天则又使人民不能收

  • 湘灵鼓瑟

    战国楚.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唐.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原是说让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弹奏瑟。后用为典故,借喻美妙动人的艺术作品或高雅的艺术境界,唐诗中又

  • 故剑相追

    同“故剑动君心”。唐 长孙左辅《宫怨》诗:“莫道新缣长绝此,犹逢故剑会相追。”

  • 武库

    《史记》卷六十汉.褚少孙补《三王世家》:“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武帝曰:‘洛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厄,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洛阳者。去洛阳,

  • 望云人

    源见“白云亲舍”。指客居他乡思念远方父母之人。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望云楼》:“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 十吏札

    《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十吏札,谓须十名书吏缮写的文稿。后多用作女子博学强记之典。明李

  • 绿?

    同“绿蚁”。宋柳永《大圣乐.初夏》词:“浅斟琼卮浮绿?。”明无名氏《白兔记.求乳》:“传得杜康真绿?,真个多奇异。”

  • 七雄

    指战国时的秦、楚、齐、燕、韩、魏、赵。当时七国并强,互争雄长,故称“七雄”。汉代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虓( ㄒㄧㄠ xiāo 消)阚( ㄏㄢˇ hǎn 喊):

  • 逢石髓

    源见“王烈髓”。指求仙得道。唐骆宾王《秋日仙游观赠道士》诗:“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