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床坦腹

东床坦腹

源见“坦腹东床”。代指女婿。《隋唐演义》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见“东床快婿”。陶贞怀《天雨花》:“此人名唤礼乾身,两榜出身新翰苑,是我~人。”


【典源】 晋·王隐《晋书》:“王羲之幼有风操。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婿。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问为谁,果是逸少,乃妻之。”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曰:‘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晋书·王羲之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年轻时即很有风度,太尉郗鉴听说王家的子弟都很俊雅,派门生去王家,请求选一女婿,王丞相对郗的门生说:“你可以去东厢,随意挑选。”王家子弟听说郗家来人选婿,都整理衣饰来待客,只有王羲之一个人袒露肚腹在东床上,吃着胡饼,神色坦然自若。门生回去告诉郗鉴:“王家各位子弟,都很好,听说来选婿,都有些拘谨,只有一青年人,在床上袒腹卧,好像没听见。”郗鉴说:“这人正可做我的女婿啊。”于是将女儿嫁给王羲之。

【释义】 后以此典借称女婿; 或指选婿。

【典形】 登床婿、东床、东床腹、东坦、腹坦、露腹、坦腹、坦腹东床、坦卧东床、王郎坦腹、床东卧、羲之当妙选、东床人、选床。

【示例】

〔登床婿〕 清·唐孙华《赠曹浩修学博》:“郗公自爱登床婿,宁氏群推应宅甥。”

〔东床〕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

〔东床腹〕 唐·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

〔东坦〕 宋·许月卿《挽妹婿汪三午》:“九京逢桂老,东坦愧羲之。”

〔腹坦〕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真罕,一霎儿向宫闱腹坦。”

〔露腹〕 宋·张咏《馆中新蝉》:“脱尘还与此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坦腹〕 明·汤显祖《紫钗记》:“你和他好友,借重你商量,要他坦腹不须强项。”

〔坦腹东床〕 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王郎坦腹〕 宋·黄庭坚《博士王杨休》:“王郎坦腹饭东床,太官分物来妇翁。”

〔卧床东〕 元·萨都拉《送外舅慎翁之燕京》:“晋府旧臣还塞北,星门娇客卧床东。”

〔羲之当妙选〕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词语东床坦腹】  成语:东床坦腹汉语词典:东床坦腹

猜你喜欢

  • 化碧三年

    源见“苌弘化碧”。谓忠心矢志长存。清 丘逢甲《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诗之一:“化碧三年血有痕,当年哀感满乾坤。”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原是对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笔势灵活有力的称誉,后常用于比喻书法笔势、舞姿等的俊逸潇洒

  • 狐假虎威

    比喻仰仗别人的权势欺压他人。公元前352年,楚宣王有一天对臣下说,我听说北方各国都十分害怕楚国名将昭奚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群臣都不知如何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到野外寻找野兽吃,抓住了一个狐狸,狐狸说

  • 书牍

    同“书牍背”。清钱谦益《将抵德州遣问卢德水》诗:“抱经有约寻卢阁,书牍何颜问杜亭?”【词语书牍】   汉语大词典:书牍

  •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

    你对他的这种喜爱,不过是伤害他罢了。 表示爱之不以其道,爱之适足以害之。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

  • 邓攸无子

    《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西晋 永嘉末年,因避石勒兵乱逃难到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途中屡遇险,度难两全,乃弃去儿子,保全了侄儿,后竟无嗣。东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后以“邓攸无子”谓

  • 甘棠

    《诗经.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即周时召公姬奭,为西伯)。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其《甘棠》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音bá,止于草舍中)!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

  • 鱼刀

    晋代范文用两条鲤鱼变成的石头冶炼成的宝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水经.温水注》:晋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隐藏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曰:‘将

  • 虾蟆抱桂

    《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清姚燮《双鸩篇》:“虾蟆抱桂光彩蚀,朽绠龙渊黝谁测?”【词语虾蟆抱桂】  成语:虾蟆抱桂

  • 传烛

    同“传火”。宋周邦彦《应天长.寒食》词:“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词语传烛】   汉语大词典:传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