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篱陶令

东篱陶令

源见“东篱菊”。指过着悠闲自适隐居生活的陶潜。宋朱翌《朝中措.五月菊》词:“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


【典源】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亦载。陶潜《饮酒》诗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隐居田园,性好饮酒。曾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无酒,出坐宅边菊花丛中,摘菊满把,望见有白衣人来,是刺史王弘派人来送酒,于是打开酒就喝,酣醉才回去。陶潜有《饮酒》诗,其中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隐士的田园生活; 也用以咏菊。

【典形】 把菊、把菊见南山、东篱、东篱菊、东篱陶令、晋菊、菊无元亮、篱菊、彭泽菊、陶篱、陶令菊、陶令篱边色、陶潜菊、黄花东篱、东篱把酒、篱菊老、篱下栽花、金菊姓陶、菊花期。

【示例】

〔把菊〕 唐·元稹《授杨巨源等河中兴元少尹制》:“相如有凌云之势,陶潜多把菊之情。”

〔把菊见南山〕 元·耶律楚材《和黄华老人》:“悠然把菊见南山,畅饮东篱醉重九。”

〔东篱〕 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东篱菊〕 唐·杜牧《江上逢友人》:“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东篱陶令〕 宋·朱翌《朝中措·五月菊》:“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

〔晋菊〕 宋·张炎《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菊无元亮〕 元·张养浩《九日》:“诗有少陵难著语,菊无元亮不成秋。”

〔篱菊〕元·白朴《水调歌头》:“晚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

〔彭泽菊〕 明·刘基《和李子庚》:“篱下旧存彭泽菊,林间新长首阳薇。”

〔陶篱〕 宋·钱惟演《枢密王左丞宅新菊》:“撷芳多楚泽,得地胜陶篱。”

〔陶令菊〕 唐·温庭筠《赠郑处士》:“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陶潜菊〕 唐·杜甫《秋尽》:“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猜你喜欢

  • 廉颇负荆

    源见“负荆请罪”。指向人认错赔礼。唐李瀚《蒙求》:“廉颇负荆,须贾擢发。”

  • 栉比鳞臻

    同“栉比鳞次”。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见“栉比鳞次”。臻,聚集。【词语栉比鳞臻】  成语:栉比鳞臻

  • 富埒陶白

    财富多如陶朱公和白圭。埒( ㄌㄧㄝˋ liè 劣):相等。《文选.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陶: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后来退隐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

  •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就:靠拢。日:太阳。 靠拢他就像葵藿向阳一样,仰望他就像百谷盼望云雨一样。 形容德高望重,深得民心。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司马贞索隐:“如

  • 自视欿然

    欿( ㄎㄢˇ kǎn )然:不自满,有所欠缺的样子。 自己感到有缺陷。语出《孟子.尽心上》:“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岂惟‘自视欿然’哉

  • 太丘

    《后汉书.陈寔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朞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东汉陈寔,德行极高,誉满天下,因其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后用为

  • 弄琴牙

    源见“伯牙鼓琴”。借指弹琴高手。宋苏轼《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词:“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 踆兔

    同“玉兔”。清程晋芳《游太学观石鼓》诗:“赤乌踆兔犹朦胧,六经聚讼如蚁丛。”【词语踆兔】   汉语大词典:踆兔

  • 待王弘

    源见“白衣送酒”。谓盼望与朋友饮酒、赏菊。唐皮日休《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 鸿鱼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清魏象枢《沈荼庵司李以诗问病次韵寄答兼送》之二:“身到衡阳休北望,最关心处是鸿鱼。”【词语鸿鱼】   汉语大词典: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