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两部鼓吹

两部鼓吹

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机独酌,傍元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手?’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东汉陈蕃年少时,独处一室,庭院芜秽,常不清扫,陈为人方峻疾恶,在郡为官,不待宾客,常喜雅静自适。孔稚珪不剪庭中草莱,以蛙鸣自适,这种清雅恬淡性格与陈蕃相近。

鼓吹,指古时仪仗乐队的乐器合奏。后因以“两部鼓吹”比喻蛙鸣,以“蛙吹”又可比喻乐声合鸣。

唐.韦庄《夏夜》诗:“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偏正 本指有坐、立两部乐队演奏的乐曲。后也用以比喻蛙鸣。《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踈……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何必期效仲举?’”△多用于音乐方面。


【典源】《南齐书·孔稚珪传》:“稚风韵清流,好文咏,……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机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南史·孔珪传》亦载,后有“王晏尝鸣鼓吹候之,闻群蛙鸣,曰:‘此殊聒人耳。’珪曰:‘我听鼓吹,殆不及此。’晏甚有惭色。”

【今译】 南齐孔稚珪风韵清雅疏放,喜好诗文,对世事俗务不感兴趣,在住宅周围营造山水园林,倚案独酌。他的庭院里杂草丛生,不加修剪,中间常有蛙鸣。有人问他:“你是想学陈蕃 (字仲举) 吗?”稚珪笑着回答:“我只是把它们当作两部奏鼓吹的乐队,何必去效仿陈蕃?”有一次,王晏前来探访,奏着鼓乐。王晏听到庭院中蛙鸣,就说:“这太刺耳了。”稚珪却说:“我听所奏的鼓乐,恐怕还不如蛙鸣呢。”参见 〖陈蕃扫一室〗。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闲居自乐;也用以咏蛙鸣。

【典形】 鼓吹蛙、鼓奏鸣蛙、两部鼓吹、两部蛙、蛙成部、蛙吹、蛙鼓、蛙两部、蛙声为鼓乐、舞两蛙、一部鼓吹、一部蛙鸣、鼓吹池中蛙、春雨一池蛙、乱蛙成两部、群蛙鼓吹、蛙能鼓吹、秋蛙一部。

【示例】

〔鼓吹蛙〕 宋·梅尧臣《次韵和刘原甫紫微》:“所居汴水近,未有鼓吹蛙。”〔鼓奏鸣蛙〕 元·张可久《折桂令·幽居》:“画列青山,裀铺细草,鼓奏鸣蛙。”

〔两部鼓吹〕 宋· 陆游《久雨排闷》:“老盆浊酒且复醉,两部鼓吹方施行。”

〔两部蛙〕 宋·陆游《示客》:“一点昏灯两部蛙,客来相对半瓯茶。”

〔蛙成部〕 宋·张孝祥《东坡》:“暗井蛙成部,荒祠鸟作窠。”

〔蛙吹〕 清·唐孙华《长夏闲居杂感》:“笔苦蝇萦思变掷,草供蛙吹不须删。”

〔蛙鼓〕 清·朱彝尊《初夏》:“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听半部新添蛙鼓。”

〔蛙两部〕 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蛙声为鼓乐〕 唐·张祜《题李戡山居》:“自以蛙声为鼓乐,聊将草色当屏风。”

〔舞两蛙〕 宋·张元干 《次友人书怀》:“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蛙。”

〔一部鸣蛙〕 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晚游》:“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秋。”


【词语两部鼓吹】  成语:两部鼓吹汉语词典:两部鼓吹

猜你喜欢

  • 糜鹿游姑苏

    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山上有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 麋鹿出游于姑苏台上。 昔日帝王憩息之地,如今只见麋鹿遨游。多用作亡国的象征。语出《汉书.伍被传》:“昔(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

  • 瞠乎其后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谓干瞪着眼,落在后面赶不上。元王恽《创建伊洛五贤祠堂记》:“若扳援昔贤,则不肖年迫衰老,懒于笔研,又瞠乎其后。”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尔时徐(徐陵

  • 问字供酒

    源见“载酒问奇字”。谓携酒登门虚心求教。清顾炎武《酬归祚明戴笠王仍》诗:“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 足三冬

    源见“三冬足文史”。谓勤奋读书,学业有成。清李渔《阿倩沈因伯寄诗文入都求改正喜其力学寄诗勉之》:“次则重学术,勉以足三冬。”

  • 九万

    同“九天奋迹”。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

  • 扶老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宋

  • 德邻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独的,他必有同伴。”后遂用为称颂友人或邻居之典。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诗:“独步才超古,余波德照邻。”【词语德邻】   汉语大

  • 藏椒八百斛

    同“胡椒八百斛”。宋陈与义《食虀》诗:“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 失马为福

    源见“塞翁失马”。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金 李之翰《书呈仲孚》诗:“失马乃为福,梦牛翻作祸。”

  • 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好时机。形容机会非常难得。《晋书.王羲之传》:“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唐.张九龄《上姚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