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汝袁郎
《后汉书.袁安传》附《袁闳传》:“少励操行,苦身修节。……卒于土室。”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闳临卒,敕其子曰:‘勿设殡棺,但著裈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墼为藏。’”
东汉袁安位三公,其后人多居高位,唯玄孙袁闳绝世不仕,居贫隐遁,德行高洁。后遂以“临汝袁郎”咏赞高洁隐士之典。
唐.刘言史《葛巾歌》:“临汝袁郎得相见,闲云引到东阳县。”
《后汉书.袁安传》附《袁闳传》:“少励操行,苦身修节。……卒于土室。”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闳临卒,敕其子曰:‘勿设殡棺,但著裈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墼为藏。’”
东汉袁安位三公,其后人多居高位,唯玄孙袁闳绝世不仕,居贫隐遁,德行高洁。后遂以“临汝袁郎”咏赞高洁隐士之典。
唐.刘言史《葛巾歌》:“临汝袁郎得相见,闲云引到东阳县。”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
同“鸣琴化治”。清钱谦益《直隶应天府句容县罗延光授文林郎制》:“鼓箧有闻,鸣琴称治。”
源见“乘轩鹤”。大夫乘坐的车子。用以表示君王的特别宠爱。唐元稹《和乐天感鹤》:“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指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我带兵是越多越好。后以此典表明越多越好之意。楚、汉战争中,韩信作为刘邦的主要大将,率领汉军,击败最强对手项羽,平定了天下。但刘邦逐渐剥夺韩信王位和兵权,改封韩信齐王
同“华封三祝”。明 王錂《春芜记.庆寿》:“胥欢庆,比华封祝圣尽输忠,把倾葵赤胆佐承明。”
汉.伏胜《尚书大传》载:相传周成王时,周公(注:名旦)摄政,越裳国重译来献白雉(越裳,古代南海国名。重译,辗转翻译),其使臣言:“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三年于兹矣。意者中
《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庄子》中,以骅骝捕鼠不如狸狌,来比喻各有所长之意。后遂用为物各有用之典。唐.寒山《诗三百三首》“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此化用《庄
源见“富贵浮云”。谓淡泊名利,不以富贵为重。宋苏轼《别东武流杯》诗:“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
《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称天命所属,人心所向。《三国演义》六十回:“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
犹言班门弄斧。元 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见“班门弄斧”。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志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