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南楼”。指晋庾亮。借指咏谑游乐的人。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再和》词:“南楼老子争似,短笛一椽茅。”
同“鉏麑”。借指刺客。梁启超《新民说》七:“身毙于鉏霓之手而不悔者,则荷兰之威廉额们其人也。”【词语鉏霓】 汉语大词典:鉏霓
同“百二山河”。《周书.贺兰祥传》:“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词语百二】 汉语大词典:百二
源见“许由洗耳”。称颂隐逸之士志行高洁,不近尘俗。唐李白《山人劝酒》诗:“举觞酹巢 由,洗耳何独清?”又《笑歌行》:“巢 由洗耳有何益,夷 齐饿死终无成。”
槛( ㄐㄧㄢˋ jiàn ):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 看栏外长江,依旧滔滔东流。 慨叹人事变迁,而长江依然如故。 古人对景伤怀之辞。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陈书.萧
源见“一条冰”。形容官职清贵。明李东阳《题傅曰川修撰》诗:“袍分五色锦,衔带两条冰。”
《后汉书.赵岐传》:赵岐以贬议中常侍唐衡兄玹,而得罪了他。“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懼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
同“寿阳妆”。宋王千秋《点绛唇.春日》词之二:“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寿阳妆面,泄漏春何限。”
同“狎鸥”。唐张乔《岳阳即事》诗:“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