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侍奉。 侍奉死去的父母,如同父母生时一样。 古指孝子要能继承父母遗志,祭祀父母时要毕恭毕敬。语出《礼记.中庸》:“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礼论》:“事死
《汉书.萧望之传》附《萧咸传》:“咸子仲,为丞相史,举茂材,好畤令,迁淮阳、泗水内史,张掖、弘农、河东太守……至大司农,终官。”《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上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因归诚,言‘老臣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
居、诸:语气助词。 本义为日月。 后常用指岁月的流逝。语出《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东府诗集.蔡琰〈胡笳十八拍〉》:“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晋.陶潜《命子》:“
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黄安……执鞭怀荆而读书,画地以记数,日久成池矣。”黄安身为差役,却发愤图强,孜孜读书。后因以“怀荆读”用为刻苦自学的典故。
《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
形容对人关心和帮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古代习俗,每年年底的蜡祭,用以报答有功于农事的诸神,以使诸神再次加福于农事,这可谓竭尽仁义之道了。【出典】:《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教子有方的贤德之母。元白朴《墙头马上》四折:“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
源见“渭城”。指饯别之宴。宋杨泽民《荔枝香》词:“后约难知,又却似、《阳关》宴。”
源见“梦熊罴”。指生男生女之占梦。宋苏轼《谢惠生日诗启》:“大人占《斯干》之梦,喜获嘉言。”【词语斯干之梦】 成语:斯干之梦汉语大词典:斯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