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形容处于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又以“九死一生”喻指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九十三回:“我本郓城小吏,身犯大罪,蒙众兄弟于千枪万刃之中,九死一生之内,屡次舍着性命,救出我来。”


并列 ①形容处境十分危险。元·王仲文《救孝子》1折:“您哥哥剑洞枪林,~不当个耍。”②形容经历危险境地而死里逃生。柳建伟《都市里的生产队》:“他如泣如诉地讲述起来。他在戈壁滩为了入党~的冒险经历。”(3)无法救治,将要死亡的人。《说岳全传》76回:“口中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已是~。”△一般用作表示人处境危险或死里逃生或濒临死亡。→绝处逢生 死里逃生 ↔流年不利 平安无事。 也作“百死一生”。


【词语九死一生】  成语:九死一生汉语词典:九死一生

猜你喜欢

  • 饮䊚亦醉

    唐.崔令钦《教坊记》:“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吃䊚(音duī,蒸饼)子亦可醉,不烦酒也。’今呼鬻妻者为‘五奴’,自苏始。”吃蒸饼也

  • 蹊田夺牛

    《左传.宣公十一年》:“夏征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矣。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

  • 璧返滈池君

    源见“祖龙”。指改朝换代的征兆。明杨珽《龙膏记.藏春》:“缘何璧返滈池君,却讶去来无定。”

  • 握灵蛇之珠

    源见“隋侯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词语握灵蛇之珠】   汉语大词典:握灵蛇之珠

  • 扬州咏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辞雍氏”:“崔涯者,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又嘲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端端得此

  • 习而不察

    同“习焉不察”。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口传心授,依样胡卢,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不察,亦可以混过一生。”见“习焉不察”。清·陈确《仆说》:“而习俗久蔽,尽有极异常之事,而~,反视为平常。”【词语习

  • 墦间得醉

    源见“乞墦”。谓依靠乞求过活。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 安丘卖饼

    同“北海卖饼”。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篪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 潘岳闲居

    《晋书.潘岳传》:“岳姓轻躁,趋世利。”“既仕宦不达,乃作《闭居赋》。”《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序》:“为河阳、怀令,……除长安令……亲疾,辄去官免。”“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为

  • 留落周南

    源见“周南留滞”。谓留滞他乡。宋刘克庄《再和实之读邸报》之二:“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