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边

九边

明代北方9个军事要镇的合称。后为边境的泛称。明朝建立后,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其子朱棣、朱权等统率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又于沿边设镇,派兵驻守。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这就是九边。九边的设置,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hòu后)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防线,对加强北部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朝为此加饷加税。

【出典】:

明史》卷91《兵志三》2235页:“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例句】:

清·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李光《河山四律》:“将帅凋零鼙鼓动,四郊壁垒九边烽。”


【词语九边】   汉语词典:九边

猜你喜欢

  • 冢中枯骨

    冢:坟墓。坟墓中的枯骨,用以比喻人没有能力以及作为。刘备(161一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皇族远支,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在军阀混战中先后依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 坏宅

    源见“孔壁遗文”。指汉 鲁共王(一作鲁恭王)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事。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 灵运脚

    同“灵运屐”。古直《访熊生军锐兴发遂游潘坑穷其胜》诗:“遂携灵运脚,登览聊写心。”

  • 穷原宪

    同“贫原宪”。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他有的是断简短编,花柳中穷原宪。”

  • 避世金马

    同“避世金门”。《北齐书.樊逊传》:“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逊常服东方朔之言,陆沉世俗,避世金马,何必深山蒿庐之下。遂借陆沉公子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述补 身为朝廷命官而逃避世务。

  • 举烛

    源见“郢书燕说”。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黄遵宪《杂感》诗:“多歧道益忘,举烛乃笔误。”

  • 针芥之契

    同“针芥相投”。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见“针芥相投”。张中行《负暄续话》:“我一口气地读完全书十七篇,感觉到难怪张老那么欣赏

  • 解佩游女

    源见“汉皋解佩”。借指多情女子。唐李德裕《鸳鸯篇》:“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精光摇翠盖。丽色映珠玑。”

  • 五色诏

    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即石虎,字季龙,后赵主石勒侄。勒死,虎废勒子弘,自立为赵天王,迁都于邺,后称帝)皇后在观上,有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即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皇飞下。凤以木

  • 渐入佳境

    佳境:美好的境界。比喻事情逐渐转好,或比喻兴趣越来越浓。顾恺之(事迹见前“布帆无恙”条)多才多艺,尤以绘画为精。相传顾恺之喜欢邻居家的女儿,求之不得,便在墙上画其肖像,用针扎在画像的心口,那姑娘便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