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书城与邺架

书城与邺架

北史.李谧传》:“(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

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宋政和(宋徽宗年号,公元一一一一——一一一八)时,都下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

“书城”是形容藏书极多,环列如城。因多藏书,学识渊博,驾驭海内,其不亚于管辖地方,指挥南北,故称之为“坐拥百城”。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唐李泌字长源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后因以“书城”或“邺架”形容藏书极多,也可指藏书的地方。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十九:“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千篇昌谷(唐代诗人李贺的故里,地在今昌水与洛河汇流处的三乡镇、后园村一带。此指代李贺)诗满囊,万卷邺侯收插架。”


猜你喜欢

  • 延陵子

    源见“季札挂剑”。指春秋 吴季札。古代重信义的典范。三国 魏曹植《赠丁仪》诗:“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词语延陵子】   汉语大词典:延陵子

  • 偷合苟容

    苟且迎合,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卹君之荣辱,不卹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一作“偷合取容”。《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

  • 三寸犹在

    源见“张仪舌”。谓本领犹在,仍大有可为。三寸,指舌。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

  • 眼中物

    同“眼中钉”。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三月》:“时金人在南薰门,谓吕好问曰:‘康王我眼中物,当以五千骑取之。’”【词语眼中物】   汉语大词典:眼中物

  • 梦符熊

    同“梦协熊罴”。清赵翼《长孙公桂举一子老夫遂见曾孙因名之曰曾庆而记以诗》:“为父也须身作鹄,抱男漫诩梦符熊。”

  • 品竹弹丝

    又作“品竹调弦”。吹弹乐器。明代丹丘生(朱权)《荆钗记》:“欢宴乐人,只应品竹弹丝敲象板。”《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并列 竹,指管乐器。丝,指弦

  • 惄如调饥

    惄( ㄋㄧˋ nì ):思念。调:通“朝”,鲁诗作“朝”。早晨。 如同早晨饿肚子想吃食物一样。 形容思念之切。语出《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如调饥。”郑玄笺:“惄,思也

  • 吴门市

    源见“吴市隐”。借指闹市。元 杨维祯《蔡叶行》:“何如吴门市,卖药卖卜,饿死亦足。”

  • 定鼎

    《左传.寅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底音zhǐ,固定之义)。成王定鼎于郏鄏(音jiárǔ,在今河南

  • 和氏泣

    同“和玉悲”。元卢琦《望湖亭》诗:“黄金孰铸子期形,白玉空教和氏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