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楚王问墨家后学田鸠,墨子学说是当今有名的一家学派,他们的实践活动很值得称道,可是他们讲的话,多不讲究辞令,这是为什么?田鸠回答道,楚国一个商人到郑国卖珍珠,用有香气的名贵的兰木雕刻成匣子,薰以桂椒等香料,用漂亮的玫瑰和翡翠色的羽毛装饰它,把珠子放在这样的匣子里。郑国人不识货,以高价买走匣子,而把珍珠还给楚国商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善于卖宝珠。现在说客讲话,都十分注意文辞,吸引得那些君主只顾欣赏文辞而不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墨子的学说,为的是将先圣、先贤治国道理教育世人,如果只注意文彩,那么人们只欣赏其文辞优美,而忘记了它的义理,这样,就是为文辞而影响了它的实用。这将遭到和楚国商人卖珠一样的命运啊!

【出典】: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辩,何也?’曰:‘……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例句】:

宋·程颐《与方元宷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弊,人人皆是。” 《元诗选》张养浩《云庄类稿·读诗有感自和诗之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


连动 椟,木匣子。把装珍珠的木匣买下,却把匣中的珍珠退还卖者。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清·里人何求《闽都别记》:“庆云曰:‘君非郑人,有此~,舍正路而弗由也? 从今而后,还敢不敢如是!’”△贬义。多用于指处理事情。→舍本求末 主次颠倒 ↔钩玄提要。 也作“还珠买椟”。


【典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今译】 楚国有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兰做成木匣,木匣薰以桂、椒的香气,并用华美的玉石和翡翠羽毛装饰,然后将宝珠放入匣中。有个郑国人买下他的匣子,却把其中的宝珠退还给他。这个楚人可谓会卖匣子,而不可说会卖宝珠。

【释义】 后以此典比喻舍本逐末,去取失当。

【典形】 椟藏、椟中珠、故椟、买椟还珠。

【示例】

〔椟藏〕 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

〔椟中珠〕 清·史骐生《马怀》:“世人憎爱错,不卖椟中珠。”

〔故椟〕 宋·苏轼《明日南禅和诗不到》之二:“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返。”

〔买椟还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


【词语买椟还珠】  成语:买椟还珠汉语词典:买椟还珠

猜你喜欢

  • 收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谓会聚图书。唐李端《送耿拾遗?使江南括图书》诗:“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 谒后尘

    源见“望尘莫及”。谓追随。谦词。唐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词语谒后尘】   汉语大词典:谒后尘

  • 学割

    源见“操刀伤锦”。指学问、经验或技艺尚未成熟的人。《北史.薛琡传》:“锦縠虽轻,不委之以学割;瑚琏任重,岂寄之以弱力?”【词语学割】   汉语大词典:学割

  • 自崖而反

    比喻超然独往,使人望尘莫及。反,同“返”。《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偏正 送行之辞。送人到水岸边,不能再送了就返回。语出《

  • 伯道无儿

    借指人没有孩子。邓攸(?-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南部襄汾县一带)人。七岁丧父,不久母亲、祖母相继亡故,和弟弟相依为命。后被镇军贾混提拔,官至河东太守。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被石勒俘虏,任

  • 黄骊

    同“黄骊牝牡”。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诗:“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诗.鲁颂.駉》:“有黄有骊。”朱熹集传:“纯黑曰骊,黄骍曰黄。”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骊”泛指马。清袁枚《随

  • 行果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本指行事果断,后用以指事功已就。明陈子龙《侯君尔济诔》:“器旷时促,行果身退。抱用不试,良可伤已。”【词语行果】   汉语大词典:行果

  • 一时瑜亮

    同“同时瑜亮”。清王士禛《〈古诗选〉凡例》:“北周寥寥,廑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瑜 亮。”

  • 坏裳为袴

    《南史.刘穆之传》:“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穆之)反室坏布裳为裤往见帝。”袴,即袴褶之袴,上服褶下缚袴,外不用裘裳,便于骑乘,为军中之服。宋武帝刘裕攻克建业后,请何无忌推举一

  • 狡兔死,良狗烹

    《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抛弃、杀害有功之臣。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并列 捕获到了兔子,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