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

明.王逵《蠡海集.气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任春(焦竑《焦氏笔乘》作“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醿,三候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简称花信风。风迎花期而来,故谓之花信。自小寒至谷雨,每月二气六候,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为五日,以一花之风相应。后因用为咏花时气候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九《芳华楼赏梅》诗:“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词语二十四番花信风】   汉语词典:二十四番花信风

猜你喜欢

  • 孙阳知

    源见“骥伏盐车”。谓受到识才者的赏识。清王摅《喜唐实君进士入都》诗:“自遇孙阳知,受恩感欲泣。”

  • 伯姬建贞

    《谷梁传.襄公三十年》:“伯姬之舍生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妇人以贞

  • 删诗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诗三千余首,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并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因以“删诗”指其事,亦泛指删选诗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九:“鄙人劝君割荣者,努力删诗壮盛时

  • 叶公好龙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旧读shè)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音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所谓五色无主,是

  • 守在四夷

    见〔天下有道,守在四夷〕。【词语守在四夷】  成语:守在四夷

  • 少年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指俊美潇洒的后生。宋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词:“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 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兴:兴致。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没有时便返回去。多指高高兴兴地来到,尽兴之后回去,意为不虚此行。王徽之(?一388年),字子猷,王羲之之子。狂放不羁,为桓温参军,不综府事。又为桓冲骑兵参军,不知马有

  • 楚雨

    同“楚峡行云”。宋晁端礼《醉蓬莱》词:“粉淡香浓,翠深红浅,是那回梳裹。楚雨难成,巫云易散,依前惊破。”【词语楚雨】   汉语大词典:楚雨

  • 燕足红线

    曾慥《类说》卷三十九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娼家女姚玉京嫁襄州小校敬瑜。敬瑜溺水而死,玉京守志养姑舅,常有双燕巢梁间,一日为鸷鸟所获,其一孤飞悲鸣,徘徊至秋,翔集玉京之臂,如告别然。玉京以红线系

  • 冯妇下车

    源见“冯妇”。谓重操旧业。宋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词语冯妇下车】  成语:冯妇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