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经扫地

五经扫地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是我国古代文人必读的书。扫地,指丧失文人的体面。亦称“斯文扫地”。出自唐祝钦明之事迹。祝钦明,字文思,生卒年代不详,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南)人。明经及第。武则天时为东台典仪,后又拜著作郎、太子率更令。唐中宗继位后,曾任宰相、礼部尚书、国子祭酒等职。钦明身体肥胖丑陋,但在一次宴会上,他却自荐跳《八风舞》,遂当众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盻,出尽丑态。吏部侍郎卢藏用叹道:“这种举动,真是使五经扫地!”

【出典】:

新唐书》卷109《祝钦明传》4106页:“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例句】:

清·陆玉书《谕讼师》:“吁嗟十载寒窗苦,甘蹈刑章遭夏楚;区区蝇头利几何,斯文扫地实自取。” 清末·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卷36:“偏是他们那一班人,胡说乱道的,闹了个斯文扫地,听了也令人可恼。”


【词语五经扫地】  成语:五经扫地汉语词典:五经扫地

猜你喜欢

  •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所:假设连词,如,若。舅氏:指晋文公之舅狐偃。 如果不和舅舅一条心的话,有白水为证。本是晋文公对舅犯所发的誓言。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

  •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

    涓涓:细流。 细小的水不加堵塞,将会流成江河。 比喻小事不加防范,将会酿成大灾。语出《六韬.文韬.守土》:“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汉.刘向《说苑.敬慎》:“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 荣启期

    源见“荣公三乐”。春秋时隐士。用为知足自乐的典型。《中州集.兰泉先生张建》引金章宗赐张建诗:“从今昼锦莲峰下,三乐休夸荣启期。”【词语荣启期】   汉语大词典:荣启期

  • 从赤松游

    指张良辅汉功成身退,不恋爵禄,辞官归隐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不恋爵禄,辞官隐退。张良(?——前186),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

  • 名山业

    借指著书立说。清杭世俊《出国门引》:“七载旧游程可数,卅年壮志事全违。穷檐肯负名山业,史稿还堪证昔非。” 参见:○藏之名山

  • 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甜言美语:指使人特别爱听的话。三冬:指整个冬季。 说好听的话让人听了,就在严冬季节也感到温暖;用恶毒的语言伤害别人,被伤害的人,就在六月暑天也会感到寒冷。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别人行甜

  • 兼葭秋水

    源见“蒹葭伊人”。兼,同“蒹”。喻思慕的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四回:“兼葭秋水,相失交臂,我劳如何?”并列 兼,同“蒹”。芦苇傍水而生长。比喻对所敬慕人的思念。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4回:“~,相

  • 临川史

    代称刺史。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 “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书。” 参见:○临川内史

  • 长倩赠刍

    《西京杂记》卷五:“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政,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士

  • 面如傅粉,唇如涂朱

    傅:擦。朱:朱红,指红色化妆品。形容脸蛋白净,嘴唇红润。《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偶于途中望见异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歧路灯》第三回:“娄潜斋看那学生时,面如傅粉,唇如涂朱,眉目间一片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