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铤而走险”。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四:“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词语铤走】 汉语大词典:铤走
源见“杨朱泣歧路”。指为复杂坎坷的人生道路感到迷惘而忧伤。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亦作“赤口毒舌”。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也指口舌之争。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赤口白舌帖子: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上以生朱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亦称指摘细小的缺点。唐张说《狱箴》:“吏苟吹毛,人安措足!”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疵句》:“如此之类,虽属吹毛,然不能为古人讳也。”【词语吹毛】 汉语大词
源见“管城子”。指笔头。宋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词语管城颖】 汉语大词典:管城颖
源见“乘鸾”。喻指缔结婚姻或男女恋爱相慕。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附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宋 刘应幾《忆旧游.闻雁》词:“记铜驼载酒,翠陌吹箫,曾
同“习焉不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见“习焉不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殊可怪也。”【词语
同“画饼充饥”。宋朱熹《拟古》诗之四:“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后遂用“松薪”比喻事物历久必变。唐杜牧《题桐叶》诗:“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词语松薪】 汉语大词典:松薪
参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词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成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汉语大词典:愚者千虑,或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