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

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又《昭明太子统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后遂以形容读书速度极快。多称赞人资质高,十分聪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典源】《三国志·魏书·应玚传》 裴松之注引华峤《后汉书》曰:“ (应)玚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后汉书·应奉列传》:“ (应)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睹记。读书五行并下。”

【今译】 后汉应奉字世叔,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凡是亲身经历之事,皆默记不忘,读书奇快,能五行并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读书敏捷神速。

【典形】 目五行、五行、应奉五行。

【示例】

〔目五行〕 明·高启 《读书》:“欲究千年事,惭无目五行。”

〔五行〕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

〔应奉五行〕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养由百发,落雁吟猿; 应奉五行,绨缃缥帙。”


【词语五行俱下】  成语:五行俱下汉语词典:五行俱下

猜你喜欢

  • 蕉梦

    同“蕉鹿梦”。宋张炎《甘州.赋众芳所在》词:“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

  • 壶中天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又《云笈七签》

  • 赠麦舟

    源见“范氏麦舟”。喻指高谊馈赠。清方文《奉别李观察溉林先生》诗:“曾于熙水分囷粟,又向彭城赠麦舟。”

  •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指孔子。 孔子不谈关于怪异、暴力、叛乱和鬼神的事。 表示古代儒家反对鬼神迷信和犯上作乱。语出《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洪文敏著《夷坚志》,昔人所无也

  • 恋豆

    同“恋栈”。宋蔡伸《蓦山溪.登历阳城楼》词:“区区恋豆,岂是甘牛后?时命未来间,且只得、低眉袖手。”【词语恋豆】   汉语大词典:恋豆

  • 遗簪坠屦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泽中)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不久前)刈蓍薪亡吾蓍簪(蓍草茎可以当簪用),吾是以哀也。’弟子曰:

  • 任公获巨鱼

    同“任竿拂巨鳌”。唐李白《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

  • 掩鼻吟

    谓以手掩鼻而效仿谢安吟咏的故事。《晋书.谢安传》:“(谢)安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以手掩鼻以效之。”

  • 琼树枝

    源见“瑶林琼树”。喻品行高洁、风神秀逸的人。唐刘长卿《别陈留诸官》诗:“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唐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诗:“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 过虎溪

    源见“虎溪相送”。指超过平时送客所到之处。表示交情深厚,语道契合。元耶律楚材《送王君玉西征》诗:“湛然送客河中西,乘兴何妨过虎溪。”【词语过虎溪】   汉语大词典:过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