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绿林豪客”。《儿女英雄传》二一回:“后来遇着施世纶按院放了漕运总督,收了无数的绿林好汉,查拿海寇。”偏正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在今湖北当阳县绿林山聚众起义,史称“绿林军”。后因称聚众山林,反抗统治
源见“潘安貌”。借指美貌情郎。清李渔《奈何天.密筹》:“踪迹类淫邪,向仇人炫果车,把雀屏当做天山射。”
源见“狗监揄扬”。谓举推人才。唐武元衡《春暮郊居寄朱舍人》诗:“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宋石孝友《西江月》词:“而今谁复荐相如,拔剑茫然四顾。”【词语荐相如】 汉语大词典:荐相如
源见“柿叶学书”。谓勤俭学书。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源见“四面楚歌”。楚人之歌。引申指悲歌,表示陷入困境。清方文《宋遗民咏.谢翱》:“击石为楚歌,竹石俱损伤。”陈沂《曾泽生和他的司令官》:“突然他感觉出来了,这不是音乐,而是楚歌。”【词语楚歌】 汉
源见“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元方回《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诗:“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词语八叉手】 成语:八叉手
《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孔颖达疏:“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后多用以指一种技艺达到神妙之境。《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汉书.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颂妃嫔贤德明智。三国
世俗之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面孔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热变冷。 古代谚语。形容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语出元.刘壎《隐居通议》卷二五:“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谚曰
老子学说认为曲便是直,应该以曲求直。枉:曲。《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法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关以圣人抱一以天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