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亭亭玉立

亭亭玉立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多用来形容体态修长的少女或挺拔秀丽的树木。徐之才,北齐人,天统四年(568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徐之才精通医术,当时的皇帝武成帝高湛由于酒色过度而得病,召徐之才看病。武成帝高湛对他说:“我开始看见空中有五彩之物,逐渐地逼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妇人,离地面有数丈高,身材修长挺拔,风姿耀人地站在那儿,一顿饭的工夫,又变为观世音菩萨。”徐之才说:“这是因为色欲太多,身子太虚的缘故。”随即开了一付药方。吃完一剂后,便觉得美妇人离得远了,再服药,美妇人变成了五彩云,再吃数剂,病就好了。

【出典】:

北齐书·徐之才传》卷33,446页:“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玉立。食顷,变为观世音。”

【例句】:

清·沈复《浮生六计》卷一:“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茅盾《蚀·追求》:“他愉快地冥想着陆女士的春装该是如何的轻艳,像她那样玉立亭亭的身段,穿了薄绸的衫子,浪和风来吹扬她的襟袂,是多么醉人呀!”


偏正 亭亭,高耸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动物等形态挺拔俊美。语本汉·蔡邕《协初赋》:“其既远也,若披云缘汉见织女,立若碧山亭亭竖,动若翡翠奋其羽。”柯灵《绿色的“南美巴黎”》:“~的棕榈,翠羽毵毵的雪松,洁白晶莹的玉兰,紫云缭绕的黄钟,园林中随处可见。”△常用于形容女子及花木动物体态。→亭亭倩影 ↔鸡胸龟背。也作“亭亭而立”、“亭亭独立”、“婷婷玉立”、“玉立亭亭”。


【词语亭亭玉立】  成语:亭亭玉立汉语词典:亭亭玉立

猜你喜欢

  • 鉏麑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 掷楯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供职)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音dùn同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汉朝时,每十里设

  • 暗投

    同“明珠暗投”。唐宋之问《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词语暗投】   汉语大词典:暗投

  • 拍洪肩

    同“拍洪崖肩”。宋周必大《次朱叔止轸年字韵诗一篇兼简汪楼二尚书》:“西笑君先听汉履,上供我未拍洪肩。”

  • 壁中书

    同“壁中字”。王国维《观堂集林.〈史籀篇疏证〉序》:“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词语壁中书】   汉语大词典:壁中书

  • 捉襟露肘

    同“捉衿见肘”。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吴晗《闻一多先生传》:“一家八口,无法过日子。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见“捉衿见肘”。【词语捉襟露肘】

  • 跨凤鸾

    源见“乘鸾”。指仙女或美女。清李渔《凰求凤.避色》:“要风流,除非是跨凤鸾,不将身作雄狐。”

  • 徐偃

    《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近出

  • 题舆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周景为豫州,辟陈蕃为别驾。不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坐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引自《太平御览》卷二六三)后汉豫州刺史周景聘陈蕃为别驾。陈蕃不就,周景就在别驾专车

  • 双南

    同“双南金”。宋范仲淹《金在熔赋》:“英华既发,双南之价弥高。”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刺代人劾友者,《咏金》云:‘黄金自有双南贵,莫与游人作弹丸。’”【词语双南】   汉语大词典: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