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褚公齿冷”。谓众口耻笑变节者。宋 杜旟《酹江月》词:“人笑褚公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
汉文帝节俭,他殿上的帷幕是用各地上书的布套缝制成的。《汉书.东方朔传》:“集上书囊以为殿帷。”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乃取子胥(伍子胥)尸,盛之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太平广记》卷二九一《钱唐志.伍子胥》:“〔伍子胥〕临终,戒其子曰:‘……以
同“阮公失路”。清吴绮《跋尤侗〈丁巳九月病中有感〉词》:“阮生失路,浇泪无端;屈子问天,寄愁何处?”【词语阮生失路】 汉语大词典:阮生失路
同“揠苗助长”。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见“揠苗助长”。解释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同“鲁鱼亥豕”。清 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并列 将鱼误写为鲁,将帝错写为虎。泛指错别字连篇,以讹传讹。清·金卓《〈南海百咏〉跋》:“余
源见“龙山会”。指重九登高雅集欢宴之事。宋陈亮《醉花阴.重九》词:“好景属清游,玉友黄花,谩续龙山事。”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不了解其意义,心中疑惑不定,那么就不可能有成效。《商君书.更法》:“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又《战国策.赵策》:“疑事无功,疑行无名。”【词语疑事无功】 成
《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以“环林”指明堂或太学。《陈书.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
源见“燃脐”。借指奸佞为篡国夺权或享乐终老所作的准备或打算。明陶宗仪《辍耕录.老苗》:“筑营德胜堰,周围三四里,子女玉帛皆在焉,且以为郿坞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