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代圣贤立言

代圣贤立言

立言:指著书立说。 科举时代,考试规定用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但要用古人思想行文,并且只能根据几家指定的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故称“代圣贤立言。”语出清.方苞《进四书文选表》:“而况经义之体,以代圣人贤人之言。”后多引作〔代圣贤立言〕。《红楼梦》八二回:“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清.杨振纲《诗品解》:“诗文之道,或代圣贤立言,或自抒其怀抱,总要见得到,说得出。”鲁迅《伪自由书.透底》:“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茅盾《夜读偶记.二》:“制艺取士的制度,一方面束缚了文人的思想,让他们终生的精力消耗于‘代圣贤立言。’”


猜你喜欢

  • 维垣

    源见“藩垣”。代称太师。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鲁公拜维垣,亲客来贺。公略无德色,且笑语犹常时。”一本作“太师”。【词语维垣】   汉语大词典:维垣

  • 多情荀令

    源见“荀令伤神”。喻称对妻子深情的男子。宋 刘壎《选冠子.送歌者入闽》词:“憔悴损,俊赏杜郎,多情荀令,欲写别愁无力。”

  • 一日千里

    原指良马跑得飞快。《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后多形容进步、发展的神速。《后汉书.王允传》:“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材也。’遂与定交。”也用以比喻文思之速。宋

  • 犀火

    源见“犀照牛渚”。谓能洞察幽微之光。元傅若金《登岳阳楼》诗:“骊珠秋后冷,犀火夜深燃。”《玉娇梨》九回:“我小姐……一双识才的俊眼,犹如犀火。”【词语犀火】   汉语大词典:犀火

  • 陈平宰社

    指陈平分肉公平合理。后以此典比喻办事公平合理,有才干。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年少时家里贫穷,但喜欢读书,有理想抱负。有一次,乡里举行祭社聚会,祭社要用肉,祭社结束,祭肉就

  • 志大才疏

    同“才疏志大”。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并列 志向远大而才学疏浅。语本《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鲁迅《

  • 一牛鸣地

    同“一牛吼地”。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清·金农《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词语一牛鸣地】  成语:一牛鸣地

  • 齐说客

    源见“食其下齐国”。指郦食其。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耻非齐说客,甘作鲁诸生。”

  • 旄钺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沈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白旄和黄钺。后因以借指军权。《三国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清

  • 王承鱼盗

    《晋书.王湛传》附王承:“王承(湛子)字安期,太原晋阳人。清虚寡欲,无所尚修。……仕东海太守,政尚清净,不为细察。小吏有盗池中鱼者,纲纪推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耶!’……其从容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