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仰人鼻息

仰人鼻息

形容不能自主,依赖别人生存,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人,累世显宦。灵帝时,为大将军何进属吏,与诛十常侍。董卓专权,出为渤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年)纠集各路军阀,兴兵讨伐董卓。为了实行割据,图谋袭取韩馥盘据的冀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他先派公孙瓒以讨伐董卓为名率军南下冀州,向韩馥施加压力,随又使谋士荀谌前赴冀州对韩馥进行威胁。韩馥被迫表示愿意让出冀州,对此韩馥手下耿武、闵纯、沮授坚决反对。他们说:“冀州虽处边鄙,但是兵精粮足。袁绍没有地盘,又是孤军远来,只能依赖我们才能存在。就好象一个婴儿依赖成人一样,如果断绝奶水供应,立即便会饿死,为什么把一个好端端的冀州拱手送人呢!”韩馥因为智术短浅,没有采纳这一意见,终于交出冀州,换来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奋威将军。而袁绍成为冀州牧后,却一下子成了占有地盘最大的军阀。

【出典】:

后汉书》卷74第2378页《袁绍传》……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闻而谏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予之?”

【例句】:

北齐·杜弼《檄梁文》“解其倒悬,仰人鼻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述宾 仰,依赖;鼻息,呼吸。比喻依赖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语本《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凌力《星星草》:“我李如秀虽是一介寒儒,终究是正人君子,既不~,又不曾做非礼非法之事。”△贬义。多用以形容没有骨气,丧失尊严。→寄人篱下 ↔自力更生。 也作“仰承鼻息”。


解释仰:依靠,依赖。比喻依靠别人以求得生存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趁机把持了朝政。公元190年,袁绍与堂弟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等人同时起兵,共同讨伐董卓。董卓得知袁绍起兵,就把袁家留在京城的人全部杀掉。因为袁家世代高官,为人也不错,所以天下之人都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豪杰们纷纷投奔袁绍,都打算替他们报仇。

韩馥看见人心都归附了袁绍,内心非常忌恨,害怕对自己不利,经常想办法动摇袁绍的军心。袁绍的谋士逢纪劝袁绍说:“想成就大的事业,就必须先占领一个州作为根据地。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咱们可暗中约公孙瓒率军南下,韩馥知道后必然担心恐惧,这时再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清祸福,他就一定会让位于您。”

袁绍依计而行,韩馥果然同意了。韩馥的手下得知后劝他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也有百万,粮食也足够吃上十年。袁绍一个外来人,率领着正处于困境中的军队,依赖着我们的鼻息而生存,好比婴儿在大人的大腿、手掌上一样,不给他喂奶,马上就可以将他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韩馥没有听从手下人的意见,让儿子把印信拿给袁绍,让出了自己的官位。

韩馥性格怯懦多疑,他让位于袁绍后即前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有一次,袁绍派使者到张邈那里商讨事情,两人低声商议,当时韩馥也在座,以为他们在商量谋害自己,非常害怕,就跑到厕所里自杀了。

近义寄人篱下

例句

林黛玉父母早丧,不能不寄居贾府,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


【词语仰人鼻息】  成语:仰人鼻息汉语词典:仰人鼻息

猜你喜欢

  • 沙丘鲍鱼

    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鲍(bào报)鱼:盐腌之干鱼,有臭味。 此典指秦始皇外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亡。天热,尸臭,用盐腌之干鱼装载尸车上,混淆尸臭。 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大平

  • 以轻心掉之

    轻:轻易,轻率。掉:摇动,摆弄。 以轻易之心摆弄它。 表示做事轻率,漫不经心。语出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清.程瑶田《通艺录》:“如逞慧辨,几为《初学记

  • 汉阴圃

    同“汉阴园”。清方文《喜陈伯玑移居相近赠此》诗:“何必定种汉阴圃?何必定耕南阳田?”

  • 贰膳之年

    源见“贰膳”。借指七十岁。唐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

  • 李广不侯

    同“李广难封”。闽徐夤《赠杨著》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见“李广未封”。五代·徐夤《赠杨著》:“~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词语李广不侯】  成语:李广不侯汉语大词典:李广不侯

  • 羞布鼓

    源见“持布鼓过雷门”。自谦才学浅陋。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诗:“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襜。”

  • 百城独拥

    同“百城书拥”。清吴绮《沁园春.题友人照》词:“三径长开,百城独拥,笑倚南轩七尺屏。”

  • 马牛其风

    源见“风马牛不相及”。谓马、牛奔逸。亦谓没关系,不相干。《花月痕》十五回:“我却不信你们两个通是马牛其风,不言而喻呢。”见“风马牛不相及”。《花月痕》15:“我却不信你们两个通是~,不言而喻呢?”【词

  • 五尺髯

    《晋书.刘曜载记》:“刘曜字永明,元海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元海。幼而聪慧,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

  • 幕上偷安

    源见“燕巢于幕”。比喻岌岌可危犹侥幸苟安。唐白居易《感兴》诗之二:“尊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