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奇掇蜂

伯奇掇蜂

太平御览》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曰:“尹吉甫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便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后因以“伯奇掇蜂”为设计离间骨肉之典。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典源】 《后汉书· 黄琼传》 注引汉·刘向 《说苑》:“王国子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说王曰:‘伯奇好妾’。王不信。其母曰:‘令伯奇于后园,妾过其旁,王上台视之,即可知。’王如其言,伯奇入园,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过伯奇连曰:‘蜂螫我。’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王遥见之,乃涵伯奇。”《太平御览》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更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

【今译】 《说苑》 讲,王有两个儿子,前母之子伯奇及后母之子伯封。后母想让自己儿子立为太子,对王说:“伯奇喜欢我。”王不相信。后母说:“让伯奇去后园,我从他身旁过,大王从台上观看,就可知道。”伯奇入园,后母暗中将一些蛮蜂放在单衣里,走到伯奇身边说,“蜂螫我。”伯奇从衣服里捉住蜂杀死。王从远处看,以为伯奇调戏后母,于是将伯奇放逐。蔡邕《琴操》记为周卿尹吉甫之子伯奇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耍弄阴谋,离间骨肉。

【典形】 伯奇掇蜂、伯奇冤、掇蜂、掩袖。

【示例】

〔伯奇掇蜂〕 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伯奇冤〕 明·陈子龙《匡山吟寄灯岩子》:“吉甫犹令伯奇冤,汉文不救长沙哭。”

〔掇蜂〕 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猜你喜欢

  • 一语如故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叔尚适郑,鬷(zōng)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下执其手以上,……遂如故知。”郑国鬷蔑面貌丑陋,但是才能颇

  • 排张挚

    源见“长公直道”。比喻禀性刚直之人受世人俗议排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

  • 袭六为七

    汉司马相如作《封禅文》,奏请武帝重作《春秋》而为一经,继旧六经成为七经。司马相如《封禅文》:“犹兼正列其义,祓饰阙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为七,摅之无穷。”祓:除。祓饰:除去旧事,更饰新文。袭:继。

  • 毁玉解讼

    《文选》卷三十五张协《七命》注引《庄子》曰:“庚市子肩之毁玉也。”又注引《淮南子》、《庄子》后解曰:“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其间,而斗者止。”庚市子在争财者面前毁玉,是表示

  • 常山蛇势

    《孙子.九地》:“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常山蛇势”是古代用兵的一种演阵之法,首尾呼应如常山之蛇。《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

  • 畏途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艰险。宋陆游《题庵壁》诗之二:“蔬食一箪宜面槁,畏途九折自心灰。”

  • 彭宣不入后堂

    《汉书.张禹传》:“禹成就第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此言崇性和乐而简易),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侯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词语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成语: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红叶良媒

    源见“红叶题诗”。谓用红叶题诗作传情媒介。明沈受先《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 吐食下士

    同“吐哺握发”。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公虽勋参缔构,位总班条,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