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俱收并蓄

俱收并蓄

亦作“兼收并蓄”。指不分好坏,一律收罗存蓄。唐代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玉札:一名玉屑,又名琼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芝:青色的龙芝。以上四物都是贵重的药材。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马勃:马屁勃,属担子菌类,生湿地及腐木上。败鼓之皮:破鼓的废皮。这三样都是貌似无用而不值钱的药材。后以“兼收并蓄”指不拘一格,包罗各色各样的人和物。


并列 不加选择将全部东西接收、保存起来。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多用于表示对事物不加区别任意接受。也作“兼收并蓄”。


【词语俱收并蓄】  成语:俱收并蓄汉语词典:俱收并蓄

猜你喜欢

  • 七步诗

    源见“七步成诗”。本指曹植的《七步诗》。亦泛指诗,含文思敏捷意。元宋无《寄翰苑所知》诗:“学过《三都赋》,神超七步诗。”元耶律楚材《和天正之韵》:“奇辞解吐万言策,敏思能吟七步诗。”【词语七步诗】  

  • 名母

    《战国策.魏策三》:“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返)而名其母(直呼母亲名字)。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

  • 五陵轻薄儿

    犹言纨绔子弟。唐施肩吾《代征妇怨》: “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 参见:○五陵

  • 胸吞云梦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张曲江语人曰:‘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量既并包,文亦浩瀚。’”原是唐代张九龄论及文人气度的话,后用以比喻文人胸怀开阔,气势磅礴。主谓 云梦,古泽薮名。通常

  • 梦益州

    同“梦三刀”。清王士禛《和吴渊颖题巴船出峡图》:“却从一幅鹅溪上,仿佛三刀梦益州。”

  • 烧猪

    宋.苏轼《戏答佛印》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竹坡诗话》云:“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寺,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后以“烧猪”谓款待好友之典。元.马致远《岳阳楼

  • 概心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后以“概心”谓关心。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三:“今部寺堂上官,遇事不概心者,必别折陈奏,始免会同画押。”【词语概心】  

  • 马安四至

    《汉书.汲黯传》:“汲黯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汉汲黯的外甥司马安,年轻时和汲黯都担任过太子洗马。司马安很善于官场交际,因此官运亨通,四至九卿。后因用为宦

  • 九万

    同“九天奋迹”。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

  • 李白乘驴

    宋.刘斧《摭遗》:“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佩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