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持太阿

倒持太阿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年轻时在长安求学,精通《尚书》和《谷梁春秋》,担任南昌尉。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把持朝政。京兆尹王章为人忠贞直率,曾规劝、指责王凤,被王凤杀死。王氏势力越来越大,自然灾害和奇异现象多次出现,各级官吏都不敢说心里话。梅福上书成帝说:“秦朝无道,残虐百姓,无形中为汉朝兴起创造了条件。如同倒拿着泰阿宝剑,把剑柄交给陈涉、项羽等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毁己利敌或指丧失权力,反为人所制。又作“授人以柄”。

【出典】:

汉书》卷67《梅福传》2917、2920页:“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曰:‘……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曰:‘泰阿,剑名,欧冶所铸也。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发,譬倒持剑而以把授与人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 宋·王安石《兼并》:“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宋·张元干《过白彪访沈次津》:“赏罚二大柄,倒持示微弱。” 清·唐孙华《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国柄倒太阿,祖训裂堤防。” 清·黄遵宪《群公》:“事事太阿权倒授,人人六等罪分明。” 清·黄遵宪《庚辰四月重野成斋》:“呜呼源平霸者起,太阿倒持将军。”


见“太阿倒持”。


【词语倒持太阿】  成语:倒持太阿汉语词典:倒持太阿

猜你喜欢

  • 蚨缗

    源见“青蚨”。指钱贯。缗,穿钱的绳。明徐渭《高君墓志铭》:“驰雪塞,哭霜臣,掷狸晴,眇蚨缗。”【词语蚨缗】   汉语大词典:蚨缗

  • 头风笔下痊

    源见“檄医头疾”。形容文章精辟动人。唐 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诗:“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

  • 骑者善堕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卷一〇):“吴王劳曰:‘……为寡人精占之,吉则吉言,凶则凶言,无谀寡人心所从。’公孙圣伏地有顷而起,仰天叹曰:‘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坠,君子各以所好为祸。’”春

  • 金兰簿

    源见“金兰之友”。登记结义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册。唐 冯贽《云仙杂记.金兰簿》:“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则书于编简,焚香告祖考,号为金兰簿。”【词语金兰簿】   汉语大词典:金兰簿

  • 食其乱宫庭

    《史记.陈丞相世家》:“(王)陵之免丞相,吕太后乃徙(陈)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食其亦沛人。汉王之败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

  • 抽簪

    《文选》卷二十一晋.张景阳(协)《咏史》:“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唐.李善注:“钟会《遗荣赋》曰:‘散发抽簪,永绝一丘。’《仓颉篇》曰:‘簪,笄也,所以持冠也。’”古代官员用簪(冠笄)连冠于发;故

  • 解赠越石骖

    源见“脱骖”。借指救助危难中的人。明 沈自征《鞭歌妓》:“你肯解赠越石骖,我怎便占住了陈蕃榻。”

  • 雪窖冰天

    元.脱脱等撰《宋史.朱弁传》:南宋朱弁与王伦出使金国,被金人扣留。“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王伦还朝,言弁守节不屈,又以弁奉送徽宗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

  • 遵渚来鸿

    《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文选》卷二十南朝宋.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巢幕无留燕,遵渚有来鸿。”《九罭》以“鸿飞遵渚”起兴,意思是说天鹅沿着洲渚飘然飞临。南

  • 土阶茅茨

    见“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峻宇彫墙,殷辛以亡;~,唐尧以昌。”【词语土阶茅茨】  成语:土阶茅茨汉语大词典:土阶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