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持太阿

倒持太阿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年轻时在长安求学,精通《尚书》和《谷梁春秋》,担任南昌尉。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把持朝政。京兆尹王章为人忠贞直率,曾规劝、指责王凤,被王凤杀死。王氏势力越来越大,自然灾害和奇异现象多次出现,各级官吏都不敢说心里话。梅福上书成帝说:“秦朝无道,残虐百姓,无形中为汉朝兴起创造了条件。如同倒拿着泰阿宝剑,把剑柄交给陈涉、项羽等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毁己利敌或指丧失权力,反为人所制。又作“授人以柄”。

【出典】:

汉书》卷67《梅福传》2917、2920页:“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曰:‘……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曰:‘泰阿,剑名,欧冶所铸也。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发,譬倒持剑而以把授与人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 宋·王安石《兼并》:“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宋·张元干《过白彪访沈次津》:“赏罚二大柄,倒持示微弱。” 清·唐孙华《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国柄倒太阿,祖训裂堤防。” 清·黄遵宪《群公》:“事事太阿权倒授,人人六等罪分明。” 清·黄遵宪《庚辰四月重野成斋》:“呜呼源平霸者起,太阿倒持将军。”


见“太阿倒持”。


【词语倒持太阿】  成语:倒持太阿汉语词典:倒持太阿

猜你喜欢

  • 景阳钟

    源见“景阳妆”。谓早起梳妆的信号。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唐刘邺《待漏院吟》诗:“闲听景阳钟尽后,两莺飞上万年枝。”【词语景阳钟】   汉语大词典:景阳钟

  • 王寻戴

    同“王猷访戴”。唐刘禹锡《会昌春连宴即事》诗:“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 易在床头

    同“周易在床头”。元揭傒斯《集贤王大学士生朝》诗:“方悬肘后长忧病,《易》在床头自洗心。”

  •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诲:教诲。规:校正圆形的工具。矩:校正方形的工具。 有名的工匠一定把使用规和矩的基本技术教给徒弟。 表示教学要从基本训练入手。语出《孟子.告子上》:“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宋.欧阳修

  • 潘安貌

    晋裴启《语林》:“潘安仁(即潘岳)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又《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因以“潘安貌”称誉美男子。元

  • 郭泰碑铭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郭太,即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父名泰,避

  • 血化泉碧

    源见“苌弘化碧”。谓节士精魂永著。清顾炎武《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诗:“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 羹污

    宋代丁谓事。《宋史.寇准传》:“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倾构:倾轧构陷。

  • 三禾在殿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其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

  • 心无城府

    见“胸无城府”。明·袁宏道《寿曾太史封公七十序》:“余闻封公貌无文饰,~,鹿豕木石之辈,尔而汝之,无忤色焉。”《歧路灯》10回:“这表弟是个最好的,为人~,诸事豪爽。”【词语心无城府】  成语:心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