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鉴

借鉴

淮南子.主术训》:“夫据干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借明于鉴以照之,则寸分可得而察也。”高诱注:“鉴,镜也。”北齐刘昼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后因以“借鉴”比喻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借来对照学习或吸取。秦牧《艺海拾贝.掌握语言艺术搞好文学创作》:“‘有本有则’,借鉴、扬弃的道理,不仅对于诗歌是重要的,对于其他一切文学体裁的创作,我想,也都是重要的吧!”亦比喻别人的可供自己对照学习的经验或吸取的教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词语借鉴】   汉语词典:借鉴

猜你喜欢

  • 鼎足三分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蒯通劝说大将韩信反汉语曰:“当今两主之命县(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三)分天

  • 兔起乌沉

    同“兔升乌坠”。《参同契》卷上“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并列 月亮东升,太阳西沉。形容光阴流逝。汉·魏伯阳《参同契·彭晓》注:“~,升降于三百六十四日。”△多用于惜时

  • 叶县飞来舄

    同“叶令乘凫”。宋黄庭坚《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宴集》:“叶县飞来舄,壶公滴处天。”

  • 宽沈带

    源见“沈约瘦”。谓身体消瘦,衣带渐宽。宋史达祖《夜行船.闻卖杏花有感》词:“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

  • 五月披裘

    源见“披裘负薪”。表示清廉孤高,轶群超俗。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典源】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

  • 十年磨剑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炼。清朱彝尊《解珮令.自题词集》词:“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偏正 比喻长期刻苦磨

  • 鹿啣花

    宋.刘斧《青琐高议.鹿啣牡丹》:“宫中牡丹品最上者御衣黄,次曰甘草黄,次曰建安黄。次皆红紫,各有佳名,终不出三花之上。他日宫中贡一尺黄,乃山民王文仲所接也。花面一尺,高数寸,只开一朵,绛帏笼护之。帝未

  • 王猷访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明杨慎《浣溪沙.雪中萧东渟至》诗:“仙家幻作玉楼台,王猷访戴棹休回。”

  • 泰斗

    同“泰山北斗”。《文明小史》二三回:“有个湖南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出洋游学,听说这位抚台是新学界的泰斗,特特的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词语泰斗】   汉语大词典:泰斗

  • 锦囊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诗作。宋杨万里《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清赵翼《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厕,红袖知谁肯拂尘?”【词语锦囊】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