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倾家荡产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储。东汉末董和率族西迁,刘璋以为江原长、成都令。当时四川土地富饶,士民殷实,而崇尚奢侈,商人之家,锦衣玉食,逢到婚丧嫁娶,往往把家产搞个精光。董和倡导并亲自做到节俭,吃粗粝的米饭,穿褐布的衣服,并制定条例,防止过分浪费。他所管理的地方都能改变过去的风气,民风得以淳厚。

【出典】: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卷39第979页:“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例句】: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差役篇》:“终则箠楚禁锢,连年莫脱,其势不至于倾家荡产、鬻妻卖子,不止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


并列 倾,全部倒出。荡,全部扫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原作“倾家竭产”。语本《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李准《黄河东流去》:“我~买这块地,是叫化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发家致富。也作“破家败产”、“破家荡产”、“破家荡业”、“破家竭产”、“破家散产”、“破家丧业”、“荡产倾家”、“弃家荡产”、“倾家竭产”。


【词语倾家荡产】  成语:倾家荡产汉语词典:倾家荡产

猜你喜欢

  • 酌蠡水

    源见“管窥蠡测”。比喻取其很少一点。宋李清照《词论》:“真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

  • 南山可移

    《旧唐书.李元纮传》:“(元纮)累迁雍州司户,时太平公主与寺僧争碾硙(碾硙,本是以水力推动的水磨装置,此应释为磨坊),……元纮遂断还僧寺。窦怀贞为雍州长史(唐代州郡设长史官,职权很重,仅次于地方行政长

  • 袁生闭门

    同“袁安高卧”。唐杨巨源《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

  • 倚盖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高诱注:“倾,高也。”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晋书.天文志上》:“天之居如倚盖,故极在人北,是其证也。极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所

  • 山矾

    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山矾本无名野花,黄庭坚为之命名并咏之,后因以“山矾”代指弟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〇七:“黄梅淡冶山矾靓,犹及

  • 马生角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亦比喻历尽困境,苦熬出头。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青云马生角,黄州使持节。”主谓 马头上长角。指不可能实现的事。语出《史记·荆轲列传》:“太史公曰:‘

  • 龙蛇之章

    《史记.晋世家》:“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字,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晋公子重耳因国乱而逃亡,历尽艰辛,后返晋即位,为晋文公。晋

  •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唐代京都。即今西安市。 谓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

  • 主父五鼎

    五鼎:古代诸侯宴会列五鼎肉菜而食,鼎内分盛牛、羊、猪、鱼、鹿肉。借喻豪侈生活和显贵地位。此典指主父偃(Yǎn演)说:生不能陈列五鼎佳而食,死就受五鼎烹刑吧!后以“五鼎”比喻贵官王侯及其饮食;以“五鼎煮

  • 飞蛾赴焰

    见“飞蛾赴火”。《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词语飞蛾赴焰】  成语:飞蛾赴焰汉语大词典:飞蛾赴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