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倾家荡产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储。东汉末董和率族西迁,刘璋以为江原长、成都令。当时四川土地富饶,士民殷实,而崇尚奢侈,商人之家,锦衣玉食,逢到婚丧嫁娶,往往把家产搞个精光。董和倡导并亲自做到节俭,吃粗粝的米饭,穿褐布的衣服,并制定条例,防止过分浪费。他所管理的地方都能改变过去的风气,民风得以淳厚。

【出典】: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卷39第979页:“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例句】: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差役篇》:“终则箠楚禁锢,连年莫脱,其势不至于倾家荡产、鬻妻卖子,不止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


并列 倾,全部倒出。荡,全部扫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原作“倾家竭产”。语本《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李准《黄河东流去》:“我~买这块地,是叫化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发家致富。也作“破家败产”、“破家荡产”、“破家荡业”、“破家竭产”、“破家散产”、“破家丧业”、“荡产倾家”、“弃家荡产”、“倾家竭产”。


【词语倾家荡产】  成语:倾家荡产汉语词典:倾家荡产

猜你喜欢

  • 洞天三十六

    旧题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人间三十六洞天,知名者十耳,余二十六天出《九微志》,不行于世也。”又,《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据《艺文类聚》卷七引)道家认为人世间有三十六洞天

  •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表示传闻如此,但未获亲见。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清.李渔《闲情偶寄.种值部.木本第一》:“合欢蠲

  • 版筑

    《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史记》卷三《殷本纪》:“(殷)帝小乙崩,帝子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

  • 青藜学士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深入)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洪范,《尚书》篇名,《尚书.洪范》:

  • 山贼

    《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末知灵运乃安。”谢灵运继承先人遗产极厚,又有‘山癖’,故在幽峻山岭处开山修路,兴师动

  • 韦脂

    《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王逸注:“柔弱曲也。”朱熹集注:“脂,肥泽。韦,柔软也。”后以“韦脂”比喻为人圆滑。清林则徐《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必

  • 韩王剑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苏秦“于是说韩宣王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为名

  • 胡为乎泥中

    为啥要在泥水中受罪?语出《诗.邶风.式微》:“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世说新语.文学》:“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儿女英雄传》三九回:“这等看起来,

  • 春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宋余靖《送凌屯田知和州》诗:“定知春雨随车到,且喜秋风破浪归。”

  • 果下牛

    矮小的牛。《尔雅.释畜》“犤牛。”晋代郭璞注:“犤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庳:矮。【词语果下牛】   汉语大词典:果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