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光偷凿壁

光偷凿壁

源见“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清赵翼《从吴民部寓斋借观》诗:“笑余欲乞邻家火,却似光偷凿壁馀。”


猜你喜欢

  • 三旨相公

    此典为王珪身为宰相,庸碌无为,上朝退朝,惟诵圣旨事。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仁宗时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熙宁三

  • 决一雌雄

    指项羽对刘邦说:我们两人面对面打仗,以决定胜败。后以此典比喻双方面对面的较量,比出高低,决定胜败。秦末农民起义及推翻秦朝的战争后,最后剩下项羽、刘邦两股势力相斗,楚、汉两军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

  • 石壕村事

    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后因以“石壕村事”借指百姓乱世遭殃。宋刘辰翁《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词:“闻说井阑沙语,感念石

  • 压线

    按捺针线,是缝纫的动作。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人引用来称空为他人忙碌。【词语压线】   汉语大词典:压线

  • 鱼登

    同“鱼化龙”。唐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萧郎启》:“再困于鱼登,一惭于雁序。”【词语鱼登】   汉语大词典:鱼登

  • 不凝滞于物

    《楚辞.渔父》:“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歌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所言“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是指无须坚持自己

  • 赠朝鞭

    同“赠鞭策”。柳亚子《怀人诗十章》之八:“赠汝朝鞭还洒泪,寸心未死为恩仇。”

  • 孔子师项橐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淮南子.修务训》:“夫项讬七岁为孔子师,孔子有以听其言也。以年之少,为闾丈人说,救敲不给,何道之

  • 一生吃着不尽

    吃着:吃饭穿衣。 表示一辈子丰衣足食,生活富裕。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四:“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沂公正色答曰:‘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石点头.贪

  • 艾服

    ①代称五十岁。北周王褒《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 “及年逾艾服,任隆台衮。”②泛指从政。《晋书·郑冲传》: “太傅艾服王事,六十余载。” ●《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服官政。” 艾(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