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

形容威势很盛。明太祖初得和阳,欲图江南,与徐达乘小舟,于元旦渡江,舟子发口号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太祖得此吉语,与徐达蹑足相庆。见明代董穀《碧里杂存》卷上。


见“威风八面”。高和《越轨诉讼》:“赵世铎完全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个谈笑风生随随便便的家长,根本不是里头料想中的那种官派十足、~的省政法委书记形象。”


八面威风”表示处处威风,形容声势显赫。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义军蜂起,朱元璋率义军挥戈南下,势不可挡。有一天,他与大将徐达乘舟过江,老船公一眼认出了他俩,便笑呵呵地喊着号子说道: “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朱元璋听出这是预祝他夺得天下成为帝王的话,心中十分高兴,徐达也心领神会,十分欣喜。

后来,朱元璋果然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派人找到了那位老船夫,大加赏赐,并将小渡船涂上朱红漆,以示有功与纪念。事见明·董毅 ( 谷) 《碧里杂存·满江红》所载。此后,“八面威风”一语便流传开来。

为什么是 “八面”呢?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有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方,共八方,方犹面,故为 “八面”。 “八面”之外再无其他的 “面”,故 “八面威风”即表示处处威风,处处威风也就是声势显赫之意。


【词语八面威风】  成语:八面威风汉语词典:八面威风

猜你喜欢

  • 文无点易

    同“文不加点”。《南史.谢朓传》:“时荆州信去倚待,朓执笔便成,文无点易。”【词语文无点易】  成语:文无点易汉语大词典:文无点易

  • 铩羽

    同“铩翮”。唐柳宗元《简吴武陵》诗:“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提携,铩羽忽高飞,剑出丰城狱底。”【词语铩羽】   汉语大词典:铩羽

  • 易牙调味

    《管子.小称篇》:“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管仲摄衣冠起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易牙,名巫,字易牙,又称雍巫,雍是《周礼.天官》内雍、外雍之雍,主管宰割烹调之

  • 卞肆

    源见“和氏之璧”。指鉴别、陈列宝玉的地方。唐李峤《上高长史述和诗启》:“登卞肆而论宝,入夔门而抚节。”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饮食不要求满足,居住不要求安逸。 意谓君子胸怀大志,对生活要求不高。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

  • 剑头微吷

    同“剑头一吷”。宋苏轼《好事近》词:“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 三至之谗

    源见“曾参杀人”。谓流言诬陷。《后汉书.班超传》:“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词语三至之谗】  成语:三至之谗汉语大词典:三至之谗

  • 元龙百尺楼

    源见“元龙高卧”。指抒发壮怀之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亦泛指高楼。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偏正 元龙,东汉陈登,字元龙。语本《三

  • 扇遮王导

    源见“庾公尘”。比喻鄙视盛气凌人的权势。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诗:“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 王粲不归秦

    同“王粲滞荆州”。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