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先皇遗物,表示对已故帝王的追念。《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唐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诗之一:“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
《汉书.隽不疑传》载:汉武帝末年,暴胜之为直指使者。素闻隽不疑贤,于是表荐隽不疑为青州刺史,使隽不疑得以大展宏材,暴因而得知人之誉。称“暴公子”。后以“暴公子”称知音。唐杨凝《别友人》诗:“倦客惊危路
《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后因以“节足”称凤凰鸣叫。亦借指凤凰。清魏源《杂诗》之六:“何如丹山凤,悦音天下平。伶伦去嶰谷,谁师节足鸣?”【词语节足】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惠及百姓,受到儿童欢迎。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晋书.夏侯湛传》:“夏候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晋夏侯湛才学出众,容貌亦美,与潘岳出则同车,坐则接茵,故号称“连
同“三窟”。《归潜志》卷二引金 赵宜禄《题嵩阳归隐图》诗:“窈窕云山三兔穴,飘飘风树一鸠巢。”【词语三兔穴】 汉语大词典:三兔穴
源见“孟嘉落帽”。指大风。清李渔《怜香伴.议迁》:“[旦惊介]呀,你衣巾那里去了?怪来踪,为甚的科头来坐长松下,莫不是道遇龙山落帽风?”【词语龙山落帽风】 汉语大词典:龙山落帽风
源见“冯妇”。称重操旧业的人。《儿女英雄传》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公’,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后以“解民倒悬”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清李颙《与布抚台书》:“古之良臣名佐,不惜冒矫制之罪、身家性命,以解民倒悬。”述补 倒
参见:容膝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