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

原指你怎样对人,人也怎样对你。现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邹国跟鲁国打仗,邹穆公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我的将官死了三十三人,老百姓谁也不去救援,真是可恶。杀了他们吧,杀不胜杀;不杀他们罢,他们瞪着眼睛坐视不管,着实可恨。您看怎么办?孟子说,在灾荒年月,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大批死亡,只好把遗骸扔到山沟里。再加上壮年人四处逃亡,总数将近千人。而大王您却粮仓饱满,国库充实,主管官员也不把这种严重灾情向您报告。他们高高在上,不仅不关心人民疾苦,而且还残害人民。曾子说过,要警惕呀,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便会怎样对待你。过去邹国官员是那样残酷无情地对待百姓,今后百姓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以同样手段回敬那些长官了。您别责怪他们。只要您实行仁政,那么,老百姓便会敬爱君主和长官,并乐意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了。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例句】:

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茅盾《霜月红于二月花》:“我们可要讲究亲疏,着重情谊,辨明恩仇,不能那么出尔反尔。”


其他 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后指言行反复无常,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晓声《民选》:“再巧舌如簧地张嘴,~,背信弃义,也无法将‘民选’在即节骨眼儿上的退出说成是种勇退而不是缩退啊!”△贬义。描写说话不讲信用。→出乎反乎 反复无常 ↔言行一致 言而有信 言之凿凿


解释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后常用来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期,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国国君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三十三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肯为他们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却不去营救,实在可恨。您说,怎么办才好?”

孟子回答说:“灾荒之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者饿死沟壑,年轻力壮四处逃荒的有几千人,但您的谷仓中堆满了粮食,库房中装满了宝物。对这种情况,有关官吏谁也不来报告,这属于身居上位者骄横淡漠,残害百姓啊!曾子曾经说:‘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得到了报复的机会,您不要责怪他们。您如果施行仁政,您的百姓自然会爱护他们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


【词语出尔反尔】  成语:出尔反尔汉语词典:出尔反尔

猜你喜欢

  • 前度崔郎

    同“前年崔护”。清纳兰性德《东风第一枝》词:“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

  • 王录事

    《晋书.陶潜传》载:陶潜解印去县,赋《归去来》。刺史王弘甚敬仰之,亲自造访,潜称疾不见。弘候知潜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携酒,先于半道邀之。潜欣然引酌。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终日。王弘曾拜刺史,录尚

  • 相如沽酒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文人怀才未遇。元马致远《女冠子》套曲:“陈平宰社,买臣负薪,相如沽酒。”

  • 诗书粕

    《淮南子.道应训》:“轮扁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也。’”后因以“诗书粕”称圣贤

  • 刀镮信

    源见“大刀头”。喻回家的信息。清尤侗《秣陵游归人传已死漫引坡句自解并示家人》诗:“烽火连天家万里,刀镮信断梦三更。”

  • 阮宗

    源见“未能免俗”。借指聚族而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乾隆己卯北榜,任邱 边氏同宗获隽者六人……按:边氏聚族河间,已数百载。阮宗南北,裴眷东西,其行辈几不可复辨。”【词语阮宗】   汉语大词典

  • 咄咄怪事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偏正 形容使人惊讶、费解的事情。张贤亮《小说中国》:“没有一个政治家或‘政客’不‘讲政治’的,某个政

  • 钓文钩

    源见“渭滨垂钓”。指谋取帝王信任重用的手段。文,指周文王。明袁宏道《陶石篑书至》诗:“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词语钓文钩】   汉语大词典:钓文钩

  • 没奈何

    宋洪迈《夷坚支志.戊四.张拱之银》:“俗云张循王(俊)在日,家多银,每以千两镕一球,目为没奈何。”宋代张俊晚年投靠秦桧,封清河郡王,拜太师,居西湖,聚敛财货,所以家中银两甚多。他让人把每千两银子铸成一

  • 短狐

    源见“含沙射影”。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比喻阴谋害人者。《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己丑,僧辩等上表劝进,且迎都建业。湘东王答曰:‘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阳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