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

原作“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指超出于同类。后则用出类拔萃形容德才超越寻常。孟子认为,作为孔子的高足,宰我、子贡和有若,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即使夸大一点,他们也绝不至于怀着私情而故作赞扬。宰我说,依我对老师的看法,他比尧舜高明得多。子贡说,一般说来,见到一个国家的礼制,就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听了人家的乐调,便可以了解这个人的道德;即使百世以后,人们评价历代帝王,也不能离开孔子所订的标准。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象孔子这样伟大。有若说,难道只有人有高下之分吗?麒麟和走兽,凤凰和群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路上横流的那些无源之水,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但孔子却大大超过了他的同类,自有人类以来,没有哪一个能象孔子那样伟大的。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汗不至于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皇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琬传》:“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


并列 才能很高,超过别人。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在日本,似乎有着写得越艰深难懂越好,越能作为~的作品而受到尊重这样的风气。”△褒义。描写人才能出众。→鹤立鸡群 超群绝伦 ↔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滥竽充数。也作“出类拔群”、“出类超群”、“出群拔萃”、“拔萃出类”、“拔类超群”、“拔群出萃”、“拔群出类”。


出类拔萃”指德、才出众,超出同类。

“出”,出于、出自。

“类”,同类。《孟子·公孙丑》: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 ( dié,小土阜) ,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拔”,拉出来,抽出来。引申有突出、超出义。

“萃”是何义呢? 为什么说 “拔萃”呢?

“萃”,草丛生貌。引申为 “聚集”义,如 “群英荟萃”。亦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的人即为同 “类”,因此,“拔萃”之义即为超出同类; “出类拔萃”即为出于同类而超出其类。 “萃”在此用的是其引申义,指群体。

孟子》同篇言: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是对孔子的赞扬,后形成 “出类拔萃”一语,用以形容德才出众、超越寻常之意。“超群脱俗”义犹此。


【词语出类拔萃】  成语:出类拔萃汉语词典:出类拔萃

猜你喜欢

  • 扬雄瓿

    源见“覆酱瓿”。指像扬雄《太玄经》那样的杰作。清赵翼《穆庵侍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奉答》诗之三:“鞭长难护扬雄瓿,绠短方思董子帷。”

  • 王导扇

    源见“庾公尘”。形容傲视权贵,不沾尘俗。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诗:“短袖独挥王导扇,长竿唯晒阮咸裈。”

  • 眼空馀子

    同“目无馀子”。清陈少逸《与傅平叔书》:“岂知当吾世不有蔡中郎、袁石公,舍近躯而远想谁何?平叔亦已眼空馀子哉!”

  • 抚髀

    同“抚髀生肉”。明高启《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发上指。”陈去病《出塞望蒙古》诗:“发箧仍自缄,抚髀徒悲呻。”【词语抚髀】   汉语大词典:抚髀

  • 泽车款段

    源见“跕鸢”。谓甘于坐乘一般的车马,处下位而生活平静。明张佳胤《乌蛮滩》诗:“铜柱功名倘难就,泽车款段任吾之。”【典源】《东观汉记·马援》:“马援击交阯,从容谓官属曰:‘吾从第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

  • 说戒

    佛家语。僧众在每半月的最末一日聚集起来,讲说戒律,半月中犯有过失的僧人,在此时进行忏悔。唐代王建《题诜法师院诗》有“三年说戒龙宫里”句。【词语说戒】   汉语大词典:说戒

  • 积微成著

    同“积微致著”。南朝 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兼语 事物细微时不为人知,经长期积累发展,就会日益显著,被人

  • 热手

    同“炙手可热”。清 黄鷟来《咏怀》之一:“富贵有终时,热手空可炙?不如归蓬门,散发自闲适。”【词语热手】   汉语大词典:热手

  • 锋发韵流

    形容文章锋芒毕露而情韵欲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安仁:潘岳的字。并列 韵,情趣,情致。锋芒显露,情致欲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 钧天张乐

    同“钧天广乐”。元陈基《题赵魏公墨竹》诗:“钧天张乐如洞庭,十二参差鸾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