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谷迁乔

出谷迁乔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谓从低处移到高处。后以比喻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欺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


并列 原指鸟从幽暗的深谷飞到高大的树上。语本《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多用以祝贺别人迁居。[例]市里盖起了一座七层高楼,又一批知识分子也能~了。△描写人乔迁新居。→乔迁之喜


【典源】《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zhengzhe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今译】 《诗经·伐木》 一诗写道:“刀斧丁丁地砍树,鸟儿嘤嘤地啼鸣。鸟儿从深谷中飞出,飞上了高高树顶。”鸟儿,原并未确指黄莺,唐代白居易作《六帖》,把其归入莺门,后遂以此鸟为黄莺,沿用至今。

【释义】 后以此典祝颂人官职升迁或中试; 也贺人迁入新居。

【典形】 出谷莺、谷中莺、迁莺侣、迁木、迁乔、迁乔乐、迁莺、乔迁、莺出谷、莺迁、莺树、谷莺迁、黄莺迁古木。

【示例】

〔出谷莺〕 唐·白居易《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祥鳣降伴趋庭鲤,贺燕飞和出谷莺。”

〔谷中莺〕 唐·罗隐《送友人归夷门》:“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迁莺侣〕 唐·李商隐《喜舍第羲叟及第》:“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迁木〕 唐·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使幽禽迁木,侣丹山于帝梧;鸣石浮川,应黄钟于仙管。”

〔迁乔〕 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迁莺〕 唐·骆宾王《晦日楚国寺宴序》:“闻迁莺之候时,行欣宦侣; 见游鱼之贪饵,坐悟机心。”

〔乔迁〕 唐·张籍《赠殷山人》:“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莺出谷〕 清·王摅《许左黄招同程蚀庵》:“求友正如莺出谷,思亲还念燕巢梁。”

〔莺迁〕 唐·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

〔莺树〕 唐·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虽涸鳞濡沫,不觖望于鲸波; 而决羽抢榆,颇思迁于莺树。”


【词语出谷迁乔】  成语:出谷迁乔汉语词典:出谷迁乔

猜你喜欢

  • 泣铜盘

    源见“金铜仙人”。借抒故国沦亡之悲痛。元戴良《秋兴》诗之四:“周室旧闻迁宝鼎,汉宫今见泣铜盘。”

  • 妇人之仁

    指韩信向刘邦讲述项羽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关心人,却不能信任有才能之将领。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请韩信出谋画策。韩信认为刘邦要领兵东出与项羽争天下,必须先要了解项羽之为人。

  • 梦幻泡影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经书教导佛徒说,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如梦幻、泡影。后常以喻空虚无凭,不切实际的幻梦。宋.王铚《四六话

  • 朝三四

    源见“朝三暮四”。形容欺诈。林百举《悲愤》诗之四:“是谁妙计朝三四,只恐交征日万千。”

  • 薏苡谗

    源见“薏苡明珠”。谓借故进谗言。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诗之三:“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清李渔《玉搔头.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最麒麟之强。”

  • 中钩

    源见“射钩”。射中带钩。指管仲射中小白事。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词语中钩】   汉语大词典:中钩

  • 古稀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以“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瑞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古稀”指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在古代这

  • 菜色

    饥饿者的脸色。《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词语菜色】   汉语大词典:菜色

  • 死不旋踵

    《战国策.中山》:“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旋踵:旋转足后跟,表示后退。形容不避艰难,毅然前行,纵使冒死也不畏惧,不后退。《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

  • 醉卧官道

    陆游《南唐书》卷七《毛炳传》:“得钱即沽酒,尝醉卧道旁,有里正掖起之,炳瞋目呵之曰:‘醉者自醉,醒者自醒,亟去,毋挠予睡。’”毛炳醉卧道旁,里正来关照他,他说是搅乱了他的美睡。后以此为酒醉失礼之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