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击筑悲歌

击筑悲歌

筑:古代弦乐器,象琴,用竹尺敲打发声。此典指荆轲(kě科)和着筑弦乐器之敲打声而慷慨悲歌。后以此典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荆轲(?——前227年),卫国(今河南省境)人,卫人叫他庆卿。游历燕国(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荆轲来到燕国后,喜欢一个杀狗屠夫和擅长击筑弦乐器之人高渐离。荆轲爱喝酒,每天和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喝酒,喝到半醉以后,高渐离敲打筑弦乐器,荆轲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一道娱乐,过一阵子又一道哭起来,好像旁边没有人。此典又作“荆卿燕市”、“燕市”、“击筑”、“蓟门歌”、“渐离弦”、“荆歌高筑”、“屠狗”、“燕市酒酣”、“荆高”、“离击筑”、“市筑”、“行歌燕市”、“悲歌燕市”、“狗屠”、“燕歌”。

【出典】:

史记》卷86《刺客列传·荆轲》2528页:“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例句】:

南朝梁·江淹《泣赋》:“若夫景公齐山,荆卿燕市;孟尝闻琴,马迁废史。” 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北周·庾信《思归铭》:“高台已倾,稷下有闻琴之泣;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 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宋·刘筠《泪》:“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明·徐石麒《拂霓棠》:“问当筵,谁能醉鼓渐离弦?” 明·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扼腕燕市何足贤,荆歌高筑徒茫然。” 清·陈维崧《贺新郎·赠苏昆生》:“沧落平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 清·黄景仁《沁园春·王述庵先生斋头》:“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 黄景仁《水调歌头·仇二以湖湘道远》:“离击筑,欢弹铗,粲登楼,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 黄景仁《荆轲故里》:“市筑怜同伴,沙椎付后生。” 清·张穆《百字令·自题烟雨归耕图》:“开国风流难再觌,何事行歌燕市?” 清·严虞惇《秋宵宴集酒阑漫兴》:“悲歌燕市寻屠狗,寥落江潭解佩攘。” 清·顾绍敏《赠山阳程爽林》:“骏骨可能招乐毅,狗屠从此识荆卿。” 清·唐孙华《同年王拙园太史召陪》:“燕歌慷慨无同调,吴语绸缪即故乡。”


【典源】《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今译】 荆轲是战国末年有名的侠士,他是卫人,又称荆卿。他来到燕国,与燕的宰杀狗的屠者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很友爱。荆轲嗜酒,天天与狗屠及高渐离在燕市上饮酒,酒酣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则随之在市上歌唱,互相欢乐,一会又相对哭泣,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

【典形】 悲歌燕市、狗屠、击筑、击筑悲歌、蓟门歌、渐离弦、荆高、荆歌高筑、荆卿燕市、离击筑、市筑、屠狗、行歌燕市、燕歌、燕市、燕市酒酣、燕市饮、高歌击筑、击筑渐离、击残哀筑、击筑歌、溷燕市、别燕市、击筑泪、燕酒初酣、荆轲饮燕市、燕赵悲歌、燕市狂歌、燕市筑、燕市泣、高歌酒市、渐离击筑。

【示例】

〔悲歌燕市〕 清·严虞惇《秋宵宴集酒阑漫兴》:“悲歌燕市寻屠狗,寥落江潭解佩纕。”

〔狗屠〕 清·顾绍敏《赠山阳程爽林》:“骏骨可能招乐毅,狗屠从此识荆卿。”

〔击筑〕 北周·庾信《思归铭》:“高台已倾,稷下有闻琴之泣; 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

〔击筑悲歌〕 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蓟门歌〕 宋·刘筠《泪》:“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渐离弦〕 明·徐石麒《拂霓裳》:“问当筵,谁能醉鼓渐离弦?”

〔荆高〕 清·黄景仁《沁园春·王述庵先生斋头》:“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 酒徒难觅,市上荆高。”

〔荆歌高筑〕 明·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扼腕燕市何足贤,荆歌高筑徒茫然。”

〔荆卿燕市〕 南朝梁·江淹《泣赋》:“若夫景公齐山,荆卿燕市; 孟尝闻琴,马迁废史。”

〔离击筑〕 清·黄景仁《水调歌头·仇二以湖湘道远》:“离击筑,驩弹铗,粲登楼。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

〔市筑〕 清·黄景仁《荆轲故里》:“市筑怜同伴,沙椎付后生。”

〔屠狗〕 清·陈维崧《贺新郎·赠苏昆生》:“沧落平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

〔行歌燕市〕 清·张穆《百字令·自题烟雨归耕图》:“开国风流难再觌,何事行歌燕市?”

〔燕歌〕 清·唐孙华《同年王拙园太史召陪》:“燕歌慷慨无同调,吴语绸缪即故乡。”

〔燕市〕 南朝梁·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燕市酒酣〕 清·刘献廷 《幽居》:“燕市酒酣闻击筑,吴关人去忆吹箫。”


【词语击筑悲歌】  成语:击筑悲歌汉语词典:击筑悲歌

猜你喜欢

  • 斧正

    源见“郢匠挥斤”。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词。清颜光敏《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斧正”是请人修改自己文章的客气话。“斧

  • 甘旨

    《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后因以“甘旨”为养亲的食物。南朝 梁任昉《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饥寒无甘旨之资,限役废晨昏之半

  • 吟白蘋

    《玉台新咏》卷五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南朝梁诗人柳恽,在诗作《江南曲》中以咏采白蘋起兴领起,因以“

  • 书教

    书:《尚书》。儒家教授六经,各有目的。“书教”的意义与目的,则是使人“疏通知远”。《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 赵盾

    同“赵盾日”。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词语赵盾】   汉语大词典:赵盾

  • 圭玷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以“圭玷”指白玉上的斑点,喻人的缺陷、污点。明沈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须黾勉!效夔龙匡赞,斯无圭玷。”【词语圭玷】   汉语大词典:

  • 衣同莱子

    源见“老莱娱亲”。穿着同莱子一样的小儿五彩衣。表示尽心孝养父母。唐罗隐《寄池州郑员外》诗:“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 季氏千金诺

    同“季布千金诺”。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 玉台

    同“玉镜台”。北周庾信《鸳鸯赋》:“若乃韩寿欲婚,温峤愿妇,玉台不送,胡香未有。”【词语玉台】   汉语大词典:玉台

  • 事半功百

    同“事半功倍”。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见“事半功倍”。清·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因利乘便,~,而元代所未有也。”【词语事半功百】  成语:事半功百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