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击缶歌乌乌

击缶歌乌乌

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又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乌乌,同“呜呜”。后以“击缶歌乌乌”表现狂放不羁,或长歌解愁。宋陆游《小饮赏菊》诗:“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典源】 秦·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bi)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烹)羊炰(pao)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今译】 古时秦地人娱乐,一边敲击瓦罐,一边发出“呜呜”的呼喊。汉代杨恽初为平通侯,后因事贬为庶人家居。他在给孙会宗的信中说:“田家劳苦,每逢节日烹羊饮酒以自娱。我本为秦地人,能为秦声。妻子是赵地女子,善于鼓瑟。又有奴婢数人能歌。酒酣耳热之时,即仰天敲瓦罐,大呼‘呜呜’为乐。唱道:‘种田南山,荒芜不管,种豆 一顷,豆落剩箕。人生在世行乐吧,何时才富贵!’”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狂放不羁; 或长歌解愁,发泄愤懑不平。

【典形】 唱乌乌,耳热歌、耳热酒酣、歌呜呜、击缶歌、击缶歌乌乌、乌乌歌、耳热仰视天、歌余耳热、唱莫呜呜、仰天击缶、击缶呜呜。

【示例】

〔唱乌乌〕 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牢落高阳旧酒徒,缶声凄绝唱乌乌。”

〔耳热歌〕 清·钱谦益《奉赠太傅崇明侯》之二:“挥毫烂熳头风檄,击缶苍茫耳热歌。”

〔耳热酒酣〕 宋·陆游《城东马上作》:“手柔弓燥猎徒喜,耳热酒酣诗兴生。”

〔歌呜呜〕 宋·陆游《书幸》:“放怀歌呜呜,宁暇书咄咄。”

〔击缶歌〕 宋·范成大《大厅后堂南窗负暄》:“端如拥褐茅檐下,只欠乌乌击缶歌。”

〔击缶歌乌乌〕 宋·陆游《小饮赏菊》:“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乌乌歌〕 宋·陆游《老叹》:“乌乌歌罢人谁问? 咄咄书成自不知。”


【词语击缶歌乌乌】   汉语词典:击缶歌乌乌

猜你喜欢

  • 日魂

    《参同契》卷中:“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后以“日魂”称太阳。唐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唐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日魂惨澹,鬼哭荒丛。”【词

  • 泣楚玉

    同“泣玉”。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 星坼台衡

    同“星坼中台”。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 方瞳绿发

    源见“方瞳翁”。眸方发乌,形容长寿仙翁容貌。金赵秉文《游华山寄元裕之》诗:“采根食实可羽化,方瞳绿发三千秋。”

  • 麒麟子

    同“麒麟儿”。宋范成大《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之一:“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词语麒麟子】   汉语大词典:麒麟子

  • 玉壶悲

    同“玉壶盛泪”。宋钱惟演《宣曲》:“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 狱吏尊

    《史记.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文帝既见绛侯狱词,乃谢曰:‘吏方验而出

  • 河阳花县

    同“河阳一县花”。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 芝残蕙焚

    同“芝焚”。《南史.刘峻传》:“敬通虽芝残蕙焚,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并列 芝蕙,两种香草,比喻贤者。比喻贤德之人去世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南史·刘峻传》:“敬通虽~,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

  • 因陋就简

    将就简陋的条件办事。汉代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宋代朱熹《朱子全书.易五》:“为因陋就简之说。”原义是因陋苟且,而不求改进,这与后世的用法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