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剑追财

分剑追财

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引《风俗通》:“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才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女不贤。公病困,思念恐争其财,儿必不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书,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又不肯与。儿诣郡自言求剑。谨案时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辞,因蕡(注:捕)女及婿。省其(公也)手书,顾谓掾吏曰:‘女性强梁,婿复贪鄙。畏贼害其儿,又计小儿正得此则不能全护。故且俾与女,内实寄之耳,不当以剑与之乎!夫剑者,亦所以决断;限年十五者,智力足以自居。度此女、婿,必不复还其剑。当问县官,县官或能证察,得见伸展。此凡庸何能用虑强远如是哉!’悉夺其财,以与子,曰:‘弊女恶婿,温饱十岁,亦已幸矣!’于是论者乃服。”

富翁多智虑,临终之前,请邻人,立遗嘱,留剑赠儿,寄财恶女,这样做既保护了幼子,又埋下伏线,以待日后公断。而太守则明察秋毫,论断公正,追财还剑,使人叹服。后因用为咏明察公断之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知同辕见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猜你喜欢

  • 无羊败吾蔬

    源见“羊踏菜园”。戏称常吃素食或谓生活清苦。宋陆游《晚秋农家》:“扪腹笑自贺,无羊败吾蔬。”

  • 掘鼠询

    参见“张汤劾鼠”。

  • 悬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一》:“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指行着假招牌欺骗别人,名不符实。后因以“悬羊头卖狗肉”为讽刺人的言行不一之典故。《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

  • 冬温夏凊

    源见“晨昏定省”。谓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形容事亲极孝。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膝下红颜,须代冬温夏凊;眼前白发,况兼影只形孤,怎舍庭帏,愿供菽水。”并列 比喻侍奉父母做到无微不至。语本《礼

  • 采兰子

    源见“南陔”。指孝子。宋王禹偁《送赵令公西京留守》诗:“趋庭采兰子,投刺茹芝翁。”【词语采兰子】   汉语大词典:采兰子

  • 羊昙华屋泪

    同“羊昙泪”。清韩菼《挽田间先生诗》:“自下羊昙华屋泪,每安杜甫草堂贫。”

  • 山翁酩

    同“山公醉酒”。宋吴潜《满江红.九日郊行》词:“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尽古今,成败共兴亡,都休省。”

  •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若:如,及。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明.李贽《焚书.书答.寄答耿大中丞》:“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者非耶?

  • 土骨堆

    《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使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古人以坟为土中埋枯骨,故以“土骨堆”为坟墓的别称。唐.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

  • 偭规错矩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王逸注:“偭,背也。圆曰规,方曰矩。改,更也。错,置也。言今世之工,才知强巧,皆去规矩,更造方圆,必失坚固,败材木也。”后因以“偭规错矩”谓违背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