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

刎颈(wěnjǐng稳景):割脖子。交:交情。此典指廉颇和蔺(Lìn躏)相如成为如割脖子那样生死与共之好友。后以此典比喻生死与共的好朋友。战国时,赵国在赵惠文王执政下,有文臣蔺相如、武将廉颇两位大臣,即是强大秦国也很重视赵国。但蔺相如出身低微,可他在完璧归赵等重大事件中有功,赵惠文王授给蔺相如上卿(高级大官),职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几次与蔺相如闹矛盾,蔺相如都躲避退让,他的手下人不解。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威严,我还敢在朝堂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我即使愚笨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到,强大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呢。现在两虎互相斗争,势必不能两存。我这样做的缘故,是以国家的急难为先,而以私人的仇怨为后呢。”廉颇听到这些话,脱去上衣,露出肩臂,背上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家里请罪,说道:“我这个庸俗卑鄙之人,想不到将军胸怀宽阔到这种程度。”两人终于和好,结成同生死共患难之好友。此典又作“刎颈至交”。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3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庸俗,卑鄙)之人,不知将军(指蔺相如官位上卿兼任将相,故称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例句】:

明·无名氏《闹铜台》第5折:“今在一处,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合意,生死相护。” 清·曾朴《孽海花》13回:“他有个闺中谈禅的密友,却是个刎颈之交的娇妻。” 清·遁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偏正 割脖子的交情,多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明·无名氏《闹铜台》5折:“今在一处,结为~,同心合意,生死相护。”△褒义。用于描写非常亲密的朋友。→患难之交 莫逆之交生死之交 ↔狐朋狗友 酒肉朋友


【词语刎颈之交】  成语:刎颈之交汉语词典:刎颈之交

猜你喜欢

  • 听汉履

    同“听履”。宋周必大《次朱叔止轸诗年字韵一篇兼简汪楼二尚书》:“西笑君先听汉履,上供我未拍洪肩。”

  • 貌虽瘦,天下肥

    意为君瘦民肥,这是唐玄宗用韩休为相后所发的感叹语。《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

  • 河阳宰

    同“河阳潘令”。清查慎行《商丘周宜庵明府贻牡丹名种戏成四绝句》:“多情谁似河阳宰,留取名花赠野人。”

  • 见诮大方

    源见“望洋兴叹”。谓被有识者讥笑。清吴趼人《〈两晋演义〉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大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见“见笑大方”。清·吴趼人《〈两晋演义〉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而笔墨

  • 橘奴

    源见“千头木奴”。橘树或橘子的别称。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金 张子羽《寿张和滑益之》诗:“病眼只贪书味永,渴心频梦橘奴香。”【词语橘奴】   汉语大词典:橘奴

  • 秦氏髻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艳歌罗敷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汉.乐府描写采桑美女秦罗敷时,有“头上倭堕髻”之语。后用为咏美女发式之典。唐.韦庄《晚春》:“娥娥秦氏

  • 西河仙人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后以为吴刚的代称。清钱谦益《效欧阳詹玩月》诗:“西河仙人只

  •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余烬( ㄐㄧㄣˋ jìn ):物体燃烧后之残余。比喻残存的兵力。借一:借此一战。 收拾纠集残余力量,在城下跟敌人决一死战。语出《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后也引作〔收拾余烬,背城

  • 文武备

    《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少孤,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

  • 困兽之斗

    见“困兽犹斗”。廖辉英《红尘孽债》:“未料和美会率直质问的王连璧,到了此时犹在做~,她颤着声音反问:‘你在说什么?神经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