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削草

削草

古代大臣在封事奏上后,往往销毁上疏的草稿,防止泄露。典出《汉书·孔光传》。孔光(前65-后5年)字子夏,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十四世孙。汉成帝时为博士、尚书令,后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职。孔光担任朝廷要职多年,遵守法度。皇上提问,他就依照经典加以回答,从不奉迎苟且。有时皇上不接受,他也不敢犯颜诤谏,因此孔光长期为官,仕途平稳。他上疏写完抄好,就销毁草稿。孔光认为作为大臣,张扬主上的过失来求忠直之名,是罪恶的行为。后以此典言大臣行事慎密。

【出典】:

汉书》卷81《孔光传》3352、3353、3354页:“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章主之过,以奸(gān甘,通“干”,求)忠直,人臣之大罪也。”

【例句】:

汉·班固等《东观汉记·陈宠传》:“(陈宠)周密慎重,时有表荐,辄自手书削草,人莫得知。”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文擅雕龙,而成则削稿。” 唐·李延寿《北史·封隆之传》:“隆之首参神武经略奇谋,皆密以启闻。手书削稿,罕知其外。”


【词语削草】   汉语词典:削草

猜你喜欢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长门隔

    源见“长门赋”。比喻恩爱不通或失宠。清洪昇《长生殿.献发》:“长门隔,永巷深,回首处,愁难禁。”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好事无人宣扬,而坏事却到处传播。 形容世人幸灾乐祸,缺乏与人为善精神。语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谚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金瓶梅》四回:“

  • 谢公梦草

    同“谢池梦草”。唐张又新《春草池》诗:“谢公梦草一差微,谪宦当时道不机。”

  • 从谏如转圜

    转圜( ㄩㄢˊ yuán ):转动圆体器物。比喻便易迅速。 顺从规劝好象转动圆体器物一样。 表示接受意见非常爽快。语出《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颜师古注:“转圜,言其顺

  • 五色笔

    源见“江淹梦笔”。谓文才出众。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词语五色笔】   汉语大词典:五色笔

  • 乘肥衣轻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遂以“乘肥衣轻”形容豪华的生活。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交际》:“若夫程郑、王孙、罗裒之徒,乘肥衣轻,怀金挟玉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 傅岩

    源见“拔才岩穴”。殷相傅说曾隐于傅岩,后因以泛指贤士栖隐之处或隐逸的贤士。唐王维《登河北城楼作》诗:“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宋苏轼《答曾学士启》:“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傅岩,尽入彀中之选。

  • 东市卒

    源见“吴市隐”。谓充守城门小卒以脱身隐遁。宋黄公度《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诗:“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把笔中书堂。”

  • 长安纸贵

    同“洛阳纸贵”。历史上洛阳与长安都是京都。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见“洛阳纸贵”。【词语长安纸贵】  成语:长安纸贵